法軍的這種軍事思想,主要來源於“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是法國人面對強敵勇於犧牲、堅持到底獲得勝利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法國人在一戰中最大的驕傲。從這場戰役中得來的“熾盛火力結合堅強防禦”的經驗在日後的戰鬥中被屢屢實踐,並從中得出“炮兵開路、步兵佔領的進攻新方式”,因此日後被法軍奉為教條,並在現在被不折不扣機械式的執行到底。“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成為法軍最新軍事思想和行為準則後,所有的一切皆圍繞其展開作業。法國人特別注重火力掩護下的固定防禦,野戰條件下的部隊機動則被忽視,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都不鼓勵部隊進行冒險性進攻,儘可能在戰場上“避免與敵人發生遭遇戰”,在預定防禦陣地上用“旺盛”的火力對來犯之敵進行打擊成為法軍的作戰原則。
當法國的政治家們準備給德國強加一個懲罰性的和平條約以阻止其再度威脅法國時,法**隊則開始考慮採取何種軍事措施在未來可能的入侵中保衛法國。當時軍隊高層分成兩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福煦元帥——一戰結束時的盟軍最高指揮官,他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德國一旦再次威脅法國,法國應該立刻發起一場跨過萊茵河的進攻。另一派則宣稱上次大戰中特別是凡爾登會戰的經驗證明了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和要塞的優越性,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它們能給攻擊部隊造成巨大的損失。他們認為法國最好能有一系列要塞構成的戰略防線抵禦入侵直到盟國能提供援助,以聯合封鎖來扼殺德國。經過激烈的爭論,短視的法**方高層竟然選擇了後者。
法**事領導層的短視還體現在對新式武器的使用上。一戰中嶄露頭角的新兵器坦克和飛機,被法國人可笑的定義為步兵和炮兵的支援工具,有些法國將領固執的認為飛機的作用就是給炮兵指示目標,而坦克的活動範圍必須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進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毀敵方防禦之後才能由步兵發起,坦克必須掩護進攻的步兵。象凡爾登的英雄貝當元帥,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坦克和飛機不能改變戰爭的形態和程序,法國的安全,主要建立在邊境上連綿不斷的要塞工事上”。這些概念被深深鐫刻在法軍官兵的頭腦中。
#c
(四百四十六)讓炮彈飛
一戰結束後,法國這個名義上的戰勝國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另外,人口因素上的考慮也為防禦學派增添了砝碼。一戰戰後的人口統計表明法國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有7000萬,而且德國的出生率更高。因為戰爭的影響,法國在1930年後5年將面臨嚴重的兵役人員短缺現象。殘酷的一戰令普通法國人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既然國恥已雪,不願再戰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勢”的軍隊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援,和平是那麼可貴,誰還願意主動發起戰爭呢?正是在這種“過和平日子”思想的驅使下,消極防禦的思想也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事實上,馬奇諾防線的修建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從1929年到1933年,僅僅挖掘比奇附近的那處大型地下工事,就動用了2000名勞工夜以繼日地苦幹。之後,數不清的專家人員被派下去為工事進行裝備。這個歐洲最為龐大的工程專案將築城技術發揮到了極至,法國人將國家安全完全寄託其上並非毫無道理。如此一條堅強的防線,完全斷絕了敵人從側翼迂迴的可能性,只有在付出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突破,法軍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備防線的情況下可以調集儘可能多的預備隊對來犯之敵進行痛擊,這是多麼快意的事情啊!確切的說,法國人也並不完全認為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也有用機動預備隊對來犯之敵在突破後進行反突擊的準備,貝當元帥就認為“必須要有高度機動之兵力準備封閉突破口,或對突破防線之敵進行兩翼夾擊的作戰”。在法國人的理念中,突破馬奇諾防線的敵軍必將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法軍機動兵力的打擊下,敵軍的進攻必定會遭到失敗。
1939年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之後,佈置在前線的法國部隊根本沒有臨戰前的緊張氣氛,從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一致認為德國人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面前撞得頭破血流,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輕鬆的戰爭”。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既不作戰,也幾乎不訓練,更不用提操練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步坦協同、空地協同戰術。法國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些毫無用處的野戰工事,以及享受後方提供的豐富全面的娛樂設施。
但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