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防體系造成了很大破壞。接下來就該‘鴻雁’上場了。”
“那我明白了。”楊朔銘滿意地點了點頭,“‘鴻雁’戰略轟炸機只能是在5000米以上執行水平轟炸,‘快刀’是砸開核桃殼的,不過‘快刀’最好還是和陸軍配合用來突破嚴密防禦的戰線 。‘快刀’可以執行俯衝精確打擊,另外,可以混搭‘快刀’和‘鴻雁’,‘ 快刀’打頭,‘鴻雁’洗地。”
“看樣子我們空軍部的事,總長一樣能拿起來。”肖洋笑著說道。
“‘鴻雁’機群今天出發是嗎?”楊朔銘問道。
“現在應該已經出動了。”肖洋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時鐘,說道。
聽到肖洋的回答,楊朔銘嘆息了一聲,肖洋注意到楊朔銘的眼中似乎閃過一絲憂色,他立刻想到了一件事,不由得咧了咧嘴,現出一絲苦笑。
“雨涵這孩子,也實在是太任性了些……”
“她的同學在南洋同日本人作戰,有好幾個人犧牲了,她一心想著要為他們報仇,所以才進了空軍轟炸機隊。”楊朔銘苦笑著搖了搖頭,“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是我們這些老的能管得了的了。”
“他們是民主憲政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嘛。”肖洋說道,“我們家那位,也是和雨涵差不多的性子,這不,也跑到西伯利亞前線去了。”
聽了肖洋的話,楊朔銘一時間默然無語。
“我們現在只能多想辦法,使這場戰爭早些結束,讓他們這些小的少一些犧牲。”肖洋說道,“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
楊朔銘聽了肖洋的話,眼中不自覺的浮現出了成千上萬架轟炸機的身影,還有熊熊燃燒的城市。
“雨涵!看到了嗎?我們現在在東京上空了。”
在“藍寶石”號重型轟炸機的機艙裡,領航員張穎看了看座標顯示儀,對轟炸手楊雨涵說道。
“看到了。”楊雨涵望著窗外夜色下朦朧的城市,點了點頭。…;
在對日本實施數次以“快刀”轟炸機為主角的“千機大轟炸”之後,新組建的“鴻雁”重型轟炸機組成的戰略轟炸機隊承擔起了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的任務。戰略轟炸機隊正式組建後,由中國空軍司令部直接指揮,同時也接受最高統帥部的指揮。戰略轟炸機隊司令部設在北京,戰略轟炸機隊主要裝備最新型的g6“鴻雁”式重型轟炸機,它是目前世界上效能最好的轟炸機。速度每小時617公里,升限12000米,作戰半徑超過3000公里,最大載彈量達10噸。機上還裝有最新式的“北斗”型雷達、“星卒”導航座標儀和活動炮塔,此外機上的密封座艙為飛行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對日本首都的戰略轟炸的第一槍首先由第1戰略轟炸機部隊打響。8月12日,中國第1戰略轟炸機部隊的“鴻雁”重型轟炸機開始進駐朝鮮半島。經過一段時間對日本沿海島嶼的訓練性轟炸,中國空軍開始準備打出一記重拳,給日本狠命一擊。
8月24日,272架“鴻雁”轟炸機從朝鮮半島騰空而起,直飛東京。隆隆的馬達聲震撼著天空,這是自開戰以來中國空軍對東京的第一攻。朝野上下對這次轟炸充滿了信心——這可不是當年讓日本人打過來那會兒了!“鴻雁”轟炸機編隊的第一個目標是東京附近的中島工廠,它是日本最大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廠。
由於東京上空卻濃雲密佈。這給打算進行晝間精確轟炸的“鴻雁”轟炸機編隊帶來不少困難。帶隊長機指揮員只好臨時改變作戰計劃:裝有轟炸雷達的82架“鴻雁”轟炸機對原定目標進行轟炸,其餘190架“鴻雁”轟炸機對東京城市工業區進行目視面積轟炸。
就在中國轟炸機飛臨日本本土的同時,100多架日本戰鬥機迅速升空向中國轟炸機群飛來。雙方剛一接近,“鴻雁”轟炸機上強勁的防禦炮火就響成了一片,打得日本戰鬥機難以近身。“鴻雁”轟炸機上共有5個自動炮塔,其中4個裝有雙管12。7毫米機槍,前上部裝有2門20毫米機關炮。飛機上的火力控制裝置可以輕而易舉地操縱這些炮塔自動地向來襲敵機射擊。整個轟炸過程中,“鴻雁”轟炸機僅被擊落2架、擊傷11架。即使這樣,轟炸效果仍然不理想——只有不到30架飛機找到了預定目標,並且對目標的轟炸遠未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9月2日,124架“鴻雁”再次出擊日本。雖然在整個9月份,參與轟炸突擊的轟炸機數量不斷增加,轟炸的城市也擴大到名古屋、神戶、大阪、橫濱等地,但美國情報分析人員從拍回的航空偵察照片判斷,主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