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部分

擊目標中的大多數均未被摧毀!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剛剛從轟炸機部隊司令位置上調來擔任戰略轟炸機部隊司令、原西伯利亞軍區第6航空隊第2轟炸機師長羅亞森中將暗暗下了決心。雖然這一時期存在一些客觀困難,如重型轟炸機數量較少,戰略轟炸機部隊平均只有425架“鴻雁”可用,加上從朝鮮半島到日本的航線上氣象條件很差,時常出現颶風,嚴重影響了對轟炸進入點的接近和對目標的選擇。但這決不是主要原因,羅亞森經過仔細分析,認識到中國空軍在東西伯利亞戰場上慣用的晝間高空精確轟炸,在用於對日戰略轟炸是根本不合適的。由於日本的重要軍事工業目標多集中在城市附近,而日本城市木結構建築物多、極易燃燒,所以改用燃燒彈效果將好於高爆炸彈。同時如採用夜間面積轟炸,既可將載彈量從3噸提高到6至8噸,而且可以減少日本戰鬥機對中國轟炸機的攻擊。…;

羅亞森將軍膽大心細、才智過人。正是靠這一點,這個長春市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透過不斷奮鬥,從一名轟炸機的飛行員,一步步晉升為中將,年僅36歲便升任戰略轟炸機部隊司令,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羅亞森先命令機械師將飛機上所有的機關炮都拆下來,以減輕飛機重量,來載入更多的燃燒彈。當飛行員們聽到這一訊息,都無比震驚,以為他們的司令真是發瘋了。可羅亞森認為:夜間進攻是一種奇襲,不會遇到日戰鬥機的攔截,而且拆掉機炮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