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衝鋒槍的名稱,百式衝鋒槍槍身外附有散熱孔,還安裝了刺刀,這在其他國家的衝鋒槍中是很罕見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2)

百式衝鋒槍外觀與設計與德國mp…18衝鋒槍極為類似,木質槍托搭配反衝式槍機,並使用左側進彈及雙排彈莢,結構簡單,但無法進行半自動射擊;除了既有設計之外,百式衝鋒槍在製造上將槍管鍍鉻以降低磨損及幫助清理,某些槍上還安裝了防火帽以降低後座力;為了節省彈藥,在設計上加入了降低射速的零件,但除了基本設計以外這把槍支卻發生了因為定位問題而出現的特殊設計。

國際上設計衝鋒槍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透過密集的火力給敵人以威懾和壓制,但日本陸軍卻對白刃戰有著特別的執著,往往在戰鬥的最後階段都以拼刺刀作為突擊手段。

所以,直到戰爭後期的終戰,才有一支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部隊裝備了百式衝鋒槍,還是實驗性質的,最後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不適合裝備衝鋒槍,這使得百式衝鋒槍一直沒有列為步兵標準武器。

雖然日軍投入經費進行衝鋒槍的開發,但是對於衝鋒槍的用途卻沒有明確認知,百式衝鋒槍的成本是當時陸軍步兵標準兵器三八式步槍的三倍,加上衝鋒槍子彈的超高消耗量,日軍高層事實上並不熱衷這種自動單兵武器,日軍高層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如果可以一發子彈殺死敵人,又何必發射一堆子彈消耗資源”的想法。在這想法下衝鋒槍是不可能成為單兵標準武器,而日軍將衝鋒槍的定位視為小型輕機槍,在遠處先進行單發精準射擊,近距離再以全自動射擊。

戰術思想落後的日本人認為步槍打得比衝鋒槍準,寧可保證步槍和彈藥的質量其產量,但是在實際中日本人連這個也沒能做到,所以浪費寶貴資源製造衝鋒槍就被認為是一種犯罪。

另外,日本軍工業生產力有限,無法大量的製造衝鋒槍和彈藥,與日軍正好相反的是蘇軍,蘇軍二戰時的衝鋒槍產量最高,使用最廣泛,前線的步兵幾乎都放棄了步槍而改用衝鋒槍!原因也很簡單,蘇軍對德作戰是靠人海戰術和武器數量優勢,需要不間斷的用新兵補充戰場損失,所以蘇軍士兵接受的訓練時間很短,不可能去花時間練習槍法。而且對新手而言,衝鋒槍要比步槍好用多了,製造過程也不那麼講究,因此非常適合蘇聯的國情。

讓高飛警覺和驚訝的並不是一支百式衝鋒槍,日本人從1935年就開始研究,實際上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之前日本人就生產了幾百支樣品,但是得不到軍部與參謀本部的支援,所以最終反反覆覆拖到了1941年才正式賦予了其列裝編號,不過最終百式衝鋒槍也沒能列裝日軍作為主要武器。

而在遠離日本本土千萬來之外的越南?竟然出現了在日本都難得一見的百式衝鋒槍?這是正常現象嗎?

百式衝鋒槍的出現讓高飛想起了一個他一直沒工夫去顧及以及處理的所謂老朋友!山下木夫的神風特種部隊會不會也抵達了越南?

第三百一十二章 疾風驟雨(下)(1)

第三百一十二章疾風驟雨(下)

不過此時此刻,高飛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正如開弓沒有回頭箭一般,高飛現如今只能一往無前,山下木夫的神風特種部隊殺害了黃超、劉凱等四人,並把他們的遺體送回,從那一刻起,山下木夫與他的神風特種部隊就成為了高飛眼中欲殺之而後快的死對頭!

之前,高飛在法**營的對面安置十二個機槍組,形成弧形射擊陣型,並且搭配七個雙人組的m1922式八毫米口徑的哈奇開斯輕機槍,以阻擊法軍的增援。

而二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m1902pa迫擊炮則用於進攻高朗街二十七號別墅,對於附近的□□局高飛則安置了四挺m1931a要塞機槍和二挺m1922式八毫米口徑的哈奇開斯輕機槍,作為封鎖火力!

作為主要重火力輸出的四挺十三點二毫米口徑的雙管防空機槍與十挺m1931a要塞機槍則是作為對高朗街二十七號別墅的主要輸出火力!

當高朗街二十七號別墅二樓的餐廳窗戶內閃動人影之時,高飛深深的吸了口氣,命令二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m1902pa重迫擊炮先裝訂諸元,在機槍槍聲響起之後,就迅速將全部七發高爆彈打出去,高飛自己利用教練彈製作了十枚炮彈只能當做一個補充。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高飛舉起了右手示意各機槍組預備,因為全部的機槍實施的都是標尺射擊,而高飛指揮的這一組二挺十三點二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