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的戰車營很是神秘,魏國只是得到了訊息,但是並沒有得到戰車的具體訊息。
拓跋晃很是擔心,於是,他來到御書房,找出了當年的記錄。
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發兵五路攻打後秦。
十三年正月,劉裕留子彭城公劉義隆鎮守彭城,親率水軍自彭城北上。
三月,水軍自淮、泗入清河,準備逆黃河西上,於是派人向北魏請求借路。
北魏因此前滑臺丟失,明元帝拓跋嗣恐劉裕此次以借道為名北上攻魏,因而拒絕了謀臣崔浩提出的“假之水道,縱裕西入,然後興兵塞其東歸之路” 的策略。
遣司徒長孫嵩為督山東諸軍事,又遣振威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幹,率步騎10萬屯駐黃河北岸,監視晉軍。
劉裕借路沒有成功,但仍按計劃行軍。
初八,劉裕率水軍進入黃河,以左將軍向彌為北青州刺史,鎮守碻磝,自率大軍入黃河西上。
北岸魏軍見此情景,便以數千騎兵隨劉裕水軍西行,不時襲擾,遲滯晉軍西進。
晉軍南岸拉縴的兵士有被激流衝至北岸的,都被魏軍殺傷。劉裕派軍上北岸攻擊,魏軍立即退走,當晉軍退後,魏軍復來。
魏軍的行為引起了晉軍將士的不滿,促使劉裕使用“卻月陣”。
四月,劉裕選擇好戰場後,便派白直隊主丁旿率700人及戰車百乘,搶渡北岸,在距水百餘步處佈下弧形的陣,兩頭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稱“卻月陣”,每輛戰車設定7名持仗士卒。
佈置好後,丁旿在陣中堅起一根白毦(相當於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晉軍。
而魏軍見數百名晉軍登上戰車,不解其意,沒敢冒然採取行動。
此時的劉裕早已派寧朔將軍朱超石嚴加戒備,準備出戰,這時見魏軍遲疑,便抓住這一機會,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攜帶大弩百張,上岸接應丁旿,每輛戰車又上增設20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魏軍見晉軍立營已畢,這才恍然大悟,向晉軍展開圍攻。
朱超石先以軟弓小箭射向魏軍,向其示弱,魏軍果然中計,認為晉軍眾少兵弱,遂三面而至。
這時長孫嵩接到訊息也率三萬騎兵助戰,一起猛攻晉軍。
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換大弩猛射,並選神射手用箭集束髮射,給魏軍以重大殺傷。
但魏軍由於兵源充足,反而愈戰愈多,隨著雙方距離的縮短,晉軍弓弩逐漸失去作用。
朱超石又命將士將所攜帶的千餘張槊,截斷為三、四尺長,用大錘錘擊進行殺敵,一根斷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軍。
由於弧形的迎擊面小,所以魏軍越向前,所受到的殺傷也就越大,魏軍逐漸抵擋不住,“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晉軍陣斬阿薄幹,魏軍退還畔城,朱超石包圍,但激戰竟日,終於大破魏軍,斬獲千計。
劉裕見晉軍取勝,又遣振武將軍徐猗之率5000人渡河,攻越騎城,途中又遭到魏軍的包圍,徐猗之用長戟結陣抵抗。
不久,朱超石趕來增援,魏軍遂聞風而逃。
這其中就有宋軍戰車的原因。
後來,東晉逐漸穩定,再後來,劉裕廢晉自立,宋國依舊保留戰車,只不過很少動用戰車罷了。
劉義隆攻略涼州的時候,地形的限制所以劉義隆沒有帶戰車。
後來,劉裕病逝,劉義隆登基,戰車被保留,但是由於和魏國的戰爭多以騎兵對決和攻城為主,所以,戰車沒有多大作用,尤其重甲騎兵的出現。
魏國的重甲騎兵虎紋鐵騎可以說十分強悍,劉義隆後來建立龍驤軍,所以,戰車被邊緣化。
最初,劉義隆建立麒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五大衛的時候各衛都有配備戰車,但是最後戰車營都裁撤了,畢竟每次交戰戰車的作用依舊不是很大。
如今,戰車改進了很多,而且魏國只剩下河北等地,大多都是平原,所以,宋國再次組建專門的戰車營用以野外作戰,同時還為日後進攻草原做準備。
柔然以騎兵為主,宋國日後面對主要是這個草原民族。
戰車在草原作戰有優勢,配合輕重騎兵可以更好的對付柔然騎兵。
因為宋軍如今的戰車是移動的發射平臺,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火力。
不僅如此,魏國重甲騎兵一直都是很大的威脅,有了戰車,這重甲騎兵也沒有太多的威脅了。
戰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