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沒有搭話,劉義符道:“兵器鎧甲可以用金銀,而器械,本王希望兩國可以用糧食。”
二人有些意外,糧食,說實話,糧食新羅、百濟兩國並不缺乏,拿出來購買器械不在話下。
半島地勢決定,兩國和高句麗的不同,也是高句麗總要南下的原因。
《三國志·高句麗傳》記載:“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穢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都於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戶三萬。多大山深谷,無原澤。隨山谷以為居,食澗水。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
從中可以得知高句麗建國之初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山多農耕地少,且因緯度高並伴隨著漫長的冬季、導致植物生長週期長,嚴重製約了農作物的種植及生長,使高句麗的糧食供應變得困難,從而高句麗人養成了“其俗節食”的習慣。
而在半島北部,大部分地區的無霜日是在140~180天,甚至靠沿海地區還出現了長達200天左右的無霜期,農作物生長的週期更長一些。
所以定都紇升骨城、國內城和遷都平壤後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和生長週期都可能存在差別。
另外,公元2世紀—4世紀曾出現過氣溫極寒的現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載“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文獻記載公元225年10月曹丕到廣陵視察士兵演習時,淮河突然結冰,說明當時氣溫極低。
在公元280至289年這種極寒天氣達到了頂點,據文獻記載當時每年陽曆5月份就開始降霜。
雖然現在的高句麗情況好了很多,但是玄菟郡的丟失讓高句麗感覺到了危機,尤其隨著人口的增多,糧食問題再次困擾高句麗,所以,高句麗必須北上或南下。
但是,北上有魏國阻擋,只有南下才是好的選擇。
很快,新羅和百濟決定立刻派人回國,向兩國君主彙報這個訊息。
其實他們知道,不論是新羅君主訥只麻立幹還是百濟的毗有王,都會同意的,這可是守城利器,畢竟現在兩國以防禦為主,不會主動招惹高句麗。
這次雖然器械沒有定下來,但是兵器鎧甲卻先定了下來,兩國各購買兩萬,以擴建兩國軍隊,以防高句麗的攻擊。
兩國使者派出的人乘坐小船,返回百濟,然後告知百濟毗有王,百濟毗有王派人告知新羅君主訥只麻立幹,然後派人在港口等待新羅來人。
隨後,訊息傳回宋國,兩國使者則則很快再次約見劉義符和黃金,說明可以利用糧草換床弩等器械。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兩國各購買兩千架投石車和一百架床弩。
床弩只能從青州及周邊各州府庫調集,至於投石車,數量不夠,只能調集工匠打造。
好在,只是射程不那麼遠的投石車,普通工匠即可,根本用不上將作監。
很快,青州方面開始從各郡府庫中調集那些已經淘汰的床弩,和一些投石車,至於不夠的,則由都督府工匠打造,這樣就可以短時間內湊齊這批床弩和投石車,至於兵器鎧甲,青州淘汰的不夠,只能從徐州調集。
賣給兩國的可是淘汰的,大多都是劉裕時期的,甚至還有前朝府兵用的兵器鎧甲。
沒辦法,相比來說,新羅和百濟沒有高句麗那樣富有,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
貨物陸續向青州海港聚集,青州的港口有兩個,其中一個是軍港,除了非常時期,只有巨鯨衛的戰船可以進入,其餘船隻一律不許進入,否則會遭到巨鯨衛的攻擊。
而另一個則是商用港口,這裡除了商船,還有一處專門停靠漁船的,也是劉義隆為了方便百姓下海捕魚。
不過這個時候漁民捕魚大多都在近海,很少去遠海,畢竟漁船比較小,一旦遇到大的風浪會很麻煩。
而停靠商船的地方有些很高的木架,上面是將作監製造的起重裝置,用於裝船。
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滑輪將重物吊起,然後裝到船上。
滑輪據說是古希臘人發明的,在華夏滑輪裝置的繪製最早出現於漢代的畫像磚、陶井模中,表明當時人們對滑輪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實踐。
有了這種裝置,港口裝卸貨物簡單多了,而且要用這種裝置可是要向官府付錢的。
此時,新羅和百濟的使者已經來到港口,看到了正在裝船的兵器、鎧甲和器械,這些船是宋國商人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