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魏王李泰的表現令眾人覺得反常,若是以前,魏王李泰必定會跟太子李承乾爭一下的,可他今天怎麼突然讓了出來,好像已經對太子李承乾臣服了?

不過眾人覺得魏王李泰反常的念頭只是一瞬間,很快他們便意識到魏王李泰這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初爭凌煙閣建造一事的時候,太子李承乾示弱博同情,最終贏得了凌煙閣建造的負責權。

如今魏王李泰也在示弱,不過他只向太子李承乾一人示弱,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他已經向李承乾稱臣了,這對太子李承乾倒沒什麼,可是卻會深深的讓李世民感到不安。

李世民的皇位是怎麼得來的?是玄武門之變殺出來的,也是他軟禁自己的父皇李淵得來的。

如今連魏王李泰都覺得太子李承乾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想要獨攬朝綱,那李世民會怎麼想?

他李世民需要太子李承乾有自己的威望,但是這威望必須有一個限度,而這限度就是絕對不能夠超過李世民的底線,絕對不能讓他李世民成為陪襯。

在這大唐朝堂之上,什麼話都還是他李世民一人說了算,太子雖然是儲君,可也只是儲君罷了,他還不是大唐的天子。

朝中一些聰明人明白了魏王李泰的用意之後,心中已是對這次爭鋒的結果有了一些比較準確的預測。

果不其然,就在魏王李泰說出那番話後,已是回過味來的李世民心中冷哼了一聲,而後說道:“太子雖為儲君,但也不必事事躬親,這重建文學館的事情就交給魏王李泰辦吧,等魏王李泰有了大致章程後,報給朕來看看就行了。”

李世民這話,明顯有對太子李承乾敲打的意思,報給他看,那也就是說此事除了他與魏王李泰接觸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準插手。

太子李承乾本以為自己的父皇會為了自己的威望把文學館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辦,可他沒有想到魏王李泰竟然也學會了自己之前的手段,以烘托自己的權勢來引起父皇的忌憚。

他心中很恨。

可想到自己的父皇對自己已生了戒心,他自是不敢再多說其他,行禮領命之後,便退進了群臣的隊伍之中。

今天早朝討論的事情並不是很多,退朝的時候離正午還遠,在群臣陸續離開的時候,李世民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於是便吩咐太監去把魏王李泰給留下。

太監去傳口諭的時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正一前一後的走著,聽到太監這話,太子李承乾心中頓時又生一股恨意來。

224。第224章 興農社

很明顯,李世民這是故意的。

太子李承乾雖然品性有差,但絕對不是笨蛋,李世民在這個時候單獨把魏王李泰留下,分明有作秀給群臣看的意思。

剛才群臣不是以為太子李承乾的威望已經高的足夠讓魏王李泰臣服了嗎,那他李世民現在就寵信一下魏王李泰,讓朝中百官對之前的感覺產生動搖,讓他們覺得李世民其實最寵信的是魏王李泰。

太子李承乾知道這是李世民在敲打他,甚至是在給群臣一種印象,一種太子雖是儲君,但也有被廢的可能。

而如此一來,太子李承乾之前苦苦經營的威望只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可就算太子李承乾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他卻也說不得什麼,只能一聲冷哼之後,一揮衣袖坐進馬車,急匆匆向東宮趕去。

對於李世民的口諭,魏王李泰有些吃驚,不過也有些興奮,若論聰明程度,他是比太子李承乾要強的,因此他自然也看出了李世民的用意,而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意提拔自己的時候,他又怎麼能不興奮?

連連領命之後,魏王李泰便隨前來傳口諭的公公進了御書房。

在御書房,李世民隨便找了一些話題跟魏王李泰聊,比如說天氣越來越熱,你這身子可還受得了,上早朝的時候是不是惹的難受,要不為父特賜你一輛超大馬車怎麼樣?

李世民喚魏王李泰留下本就有做給群臣看的意思,真要他跟魏王李泰聊些其他事情,一時之間還真有點為難他,二人雖是父子,可他們又怎麼可能真想其他民間父子那般享受親情?

魏王李泰對李世民跟自己說的這些關心話還是很受用的,只是這樣的話聽多了讓他也覺得尷尬,於是便將話題又扯到文學館的事情上來了。

李世民曾經辦過文學館,對這事有經驗,魏王李泰雖然有自己的計劃和辦法,但為表謙恭,他覺得還是問一些與文學館相關的事情的好。

李世民對自己當年建文學館的事情也頗自得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