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回 高氏家族棄唐壁 盧公部署攻濟南

“哦?李大人請講。”

“我中原大戰方興未艾,下官已探得南陳似有蠢蠢欲動之狀,日前,已經悄悄派出數萬人馬北出江陽,似有趁機攻取江淮山陽城之意。”

“哦?”楊二聽了這訊息不由心中一驚,再也坐不住了,忙翻看著地圖,須臾之後起身來回走動幾步,又問道:“此訊息可靠嗎?若是江陽、江都一線其駐有大軍,定是覬覦我山陽、盱坮兩城,現今江淮兵少,不可不防。”楊二邊說邊想著。

“李大人下山後可速到萊州王博處,調集水師人馬5萬,由魯明月將軍率領由膠州灣軍港登船,沿海岸線南下直到淮水入海口處,經淮水到山陽城駐防。就算南陳不來攻,也可用水師戰船威脅南陳,使其不敢輕動。”

“主公,若是動了萊州軍南下,豈不少了從東側威逼唐壁的一路人馬了?”

“無妨,唐壁的北海郡人馬不足以威脅我東萊,我東路一軍也無必要西進北海郡,倒是請李大人派人去告知盧照鄰,讓其儘快發起攻勢,選捷徑直取濟南府,實施戰前預訂的斬首計劃。”

“是,主公。下官這就下山回返齊郡。”

“李大人也無需如此急切,就算南陳出兵北犯我山陽城,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歇息一晚,明日再回不遲。”

“那下官就在這仙山之上多住一晚,呵呵!”

二人談話完畢後,都輕鬆大笑起來。

這時,就見仲堅再次領著一人進來,就見這人從懷中取出一信交於仲堅,仲堅趕忙遞到楊二手中。

楊二不急不忙的開啟書信一看,頓時大笑不已。

“錦上添花者非裴蘊莫屬!李大人請看。”笑畢,楊二將手中裴蘊手書遞與李太智。

“恭喜主公了,如此洛口城便輕易回到我軍手中了。”李太智看了書信之後也開心的笑道。

“嗯!李大人明日下山順道去趟洛口城去見見裴蘊,傳本王話,讓其趁勢分兵攻打洛陽,另一路南下趁虛直取中原諸州,斷了中原諸反王的退路。不可耽誤了。”楊二嚴肅的對李太智說道。

“是,主公,下官定將主公之言帶到。”

“呵呵呵呵---”二人復又大笑不已。

濟南府。

在唐壁的府衙大廳內,唐壁陰沉著臉,三角眼微閉著,留出的一道細縫卻射出一道陰冷的目光,掃視著大廳內的每一個人。這讓廳內眾文武們如芒在背,坐立不安,但又不敢發聲。

“啪!”上座的唐壁猛地一拍桌案,厲聲說道:“原本想那濮陽一座堅城,又有8萬守軍,糧秣軍械儲備豐厚。本府以為至少能守一個月,卻不想才20天便丟了。更讓本府心痛的是封德儀太守為全忠義之心,自刎殉城,真痛煞本府也!”唐壁又是氣惱,又是為好友罹難而傷痛,說不出話來。

“府君,濮陽城一失則濮州全境便失了。眼下宇文化及部正欲圖我齊郡濟州鄆城府,若是鄆城有失則兵峰將抵近至我濟南府。當思如何保住鄆城啊!”濟南府主簿殷嶽出班說道。

“主公,我鄆城原有守兵10萬,現從濮陽城逃出的敗兵約有5萬之多,全都進入了鄆城,其中不乏原濮陽大將東方煌、楊彪、東方伯等。這樣鄆城守兵人數也在15萬之上。如此重兵據守的鄆城當固若金湯。”濟南府大將楚德出班說道。

“嗯!濮陽之失皆因封德儀未能處理好外縣府兵,以致府兵慌亂私開城門被宇文化及利用。唉!真是因小失大啊!鄆城絕不可在犯下此等錯誤。”唐壁起身對手下文武們說道,言語間似還沉浸在濮陽兵敗,好友身死的悲痛之中。

“前車之鑑啊!殷主簿本府命你著得力之人立刻傳送糧草50萬石到鄆城,確保鄆城15萬將士至少3月糧食不缺。本府在給唐進手書一封令其封閉城門,不放一兵一卒一粒糧食進城,以免重蹈濮陽城失之覆轍。”

“下官遵命。”殷嶽應允道。

“王爺,不知潼關可有最新戰報過來?前些時日已有訊息說見晉軍水師大船千餘艘順河而上了,也不知去往了何處?在下覺得其中定有蹊蹺。”通判高可仁見唐壁氣色逐漸好了,便小聲說道。

“唉!高先生不說此事還好,說到了便讓人氣惱。”唐壁坐下接著說道:“王世充無能啊!手下千員大將,55萬人馬,竟受阻於潼關城下將近月餘,以致進退失據,拖陷本府6萬精銳在彼。”唐壁見高可仁提及盟軍匯攻潼關一事便氣不打一處來,憤懣的說道。

“王爺,此事不妙啊!可去信讓大帥唐龍立刻領本部人馬回返,從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