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叫小生),小孩子出生要擺酒……除了這些大事,平時也有擺酒席的,就如今天陶支書為沙樂兒擺酒席。
這樣的酒席,是長輩擺給晚輩的,在陶支書這個角度上來說,也是上級擺給下級的,意義上是很隆重的,表示長輩對這個晚輩很看重,以後會全力支援這個晚輩在事業上取得成功。這也是一種姿態,等於向村裡人宣佈,他陶支書以後就是沙樂兒的靠山。
從此以後,哪個想找沙樂兒的麻煩,就要想想自己的斤兩,能不能對付得了陶支書的怒火了。這表示找沙樂兒麻煩,就是不給陶支書面子。
沙樂兒很高興,懂得陶支書擺酒的意思。陶支書這樣做,給足了他面子,他是很感激的。只不過他也不是傻子,不明白陶支書擺酒的深層的意思。陶支書這酒席,那是擺給鎮黨委書記黃書記看的,說得更實在一點,是在為黃書記擺酒席。再說黃書記要來,這酒席一擺出來,黃書記就是他的坐上客,他面子上也有光彩。
擺這樣的酒席,自然要請村裡有威望的人坐席,只有過今天不同,黃書記要來,陶支書沒有再請無關的人,陶家只有村主任陶文。
樂兒與大伯走向上陶村。上陶村與下沙村只相隔不到兩里路,生田老頭也沒有白吃的意思,帶了一罈子米酒。這壇酒是三年前的桂花酒,用當年的香糯火釀製,然後按一斤糯米兌一斤泉水的比例泡製成水酒,封裝起來。
這種酒在這個地方,是有名的藏酒有很多講究,如果是三月桃花開的時節釀成的酒,叫桃花酒,八月桂花開的時候的酒叫桂花酒,九月菊花酒,十月與十一月十二月鄉下人不知道什麼花開,釀造的酒沒有花名,其餘幾個月天氣太熱,不宜釀酒,更不宜製作
生田老頭的這壇酒雖然不到十斤三年,那就不是一般的酒了。這樣的酒,一般客人是吃不到的,只有貴客上門才能喝上幾碗。陶支書請他坐酒席,那是給他面子,下沙村還沒有人能坐上陶支書家的酒席(婚喪嫁娶類的酒除外)。鄉下人講究的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更何況陶支書在村裡的地位擺在那裡,是誰也取代不了的,平時想拉些關係還拉不上呢,現在能送點好酒,也有這番心思。
酒與菜(沙樂兒燉的龍鳳呈祥)配成一擔,老頭不讓樂兒挑,自己挑在肩上,穩穩走向上陶村。裝菜的陶壇蓋了蓋,在燉制的時候,就用土紙封了口,現在更是封得嚴嚴的,儘量不讓熱氣冒出來。沙樂兒燉蛇肉很有一手的,這樣燉出來的蛇肉,香氣不會外溢,營養全在湯中。
陶支書家外,停了兩輛車,樂兒一看認出是黃書記與謝所長的。黃書記的車不太好,謝所長的就更差了,是人們說的那種“翻幫皮鞋”。他沒想到謝所長也來為他捧場,心中大為感動。謝所長是有背景的,親哥就是縣公安局的謝局長。
樂兒很喜歡謝所長的直爽性子。
“樂兒兄弟,就等你了。”最先看到樂兒的正是謝所長,“咦,還挑了一擔子來,這邊是蛇肉,我聞到香味了,那這的是酒?”
“謝大哥,這是我大伯藏了三年的桂花酒。”
“三年的桂花酒?”
謝大炮也是本地人,對“藏酒”清楚得很。鄉里人家,家家釀製“藏酒”,但三年的陳釀卻不多。這樣的酒最少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釀酒技術好,酒不酸,不然就成了醋一樣的味兒了。二要有很好的封藏技術,不然酒氣跑光了,哪還有醇厚的酒味?三是不饞,能忍住嘴。前面兩點還好辦,有技術的人多了,但能忍住三年不饞的人不多。
不過,謝所長悄悄地將他拉到一旁。
“樂兒兄弟,這酒與菜雖然好,但沒有蛇鞭酒好,黃書記喝了蛇鞭酒,那是一振雄風,嘿嘿……樂兒兄弟今天殺了蛇,應該有這樣的東西吧?”
“有……當然有了。”樂兒也笑呵呵的,拿出一小瓶蛇鞭酒,遞給了謝大炮,“我蛇園的公蛇現在不多,以後多了,酒鞭蛇不愁的。”
謝大炮重重地在樂兒肩上拍了一下,高興地咧著大嘴。
“好兄弟,以後有麼子事,只管找我。”
兩人走進屋裡,黃書記一看謝大炮的臉色,就知道得了好東西,只是一笑,先與樂兒打招呼。村主任陶文見謝所長與沙樂兒勾肩搭背的,心中就有些難受了,再看黃書記那麼熱情地與沙樂兒打招呼,讓沙樂兒坐到他身邊去,更是心大大酸。
沙樂兒一到,就開席了。
坐席是有講究的。桌分四面,上席、下席、左右席。這裡對上席與左右陪席沒有講究,但上席必定是德高望重的長者之位。黃書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