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他任命深得自己信任的梁如浩為新易鐵路督辦,他把梁如浩找來問道:“如浩,你說現在怎麼辦,如果聘用金達為總工程師,本來熟人熟事,應該有很多事容易溝通,工程推進也方便,可是法國人卻提出這種無理要求,反對我們聘用金達。改聘法國人吧,說實在話,我心中沒有數,而英國人又提出反對,這不是叫我兩邊為難嗎?本來以為兩邊溝通,希望一方妥協,但事已拖了兩個月,雙方毫無讓步的跡象。你說怎麼辦?”

梁如浩說:“大人不必過於心急,事情可以慢慢商量,凡事事緩則圓,這也是您以往訓示下官的。”

袁世凱說:“你是洋墨水喝多了嗎?事緩則圓要看情狀,現在新易鐵路的修築已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你還要說緩,緩到什麼時候,緩到明年清明太后要去西陵的時候?!”

梁如浩從沒有見袁世凱發這麼大的火,因為以往雖然有時袁世凱也會擺威風,但如此氣急敗壞地發火,他真是第一次見到。他不敢再出聲了。

袁世凱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於是緩了緩情緒說:“如浩,你是新易鐵路的總辦,你得幫我想個辦法,如何讓兩邊都滿意。”

梁如浩當然知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自己平時得到袁世凱的提拔重用,現在袁有困難了,而且特別把自己調來做新易鐵路的總辦,也說明袁世凱對自己是信任的,此時不為他解決問題,那將來就別指望他提攜和幫助自己了。他用雙手捂著腦袋,想了好久說:“那英國人和法國人是否反對我們聘華人作新易線的總工程師?大人有沒有想過?”

袁世凱說:“這個問題我當然也想過,可是,華人中有人能獨立主持鐵路修築嗎?詹天佑?不,詹天佑肯定不行,雖然他在鐵路修築方面有經驗,懂技術,但他一直是在金達手下幹活的,就算是修萍醴線,那也是在李治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些我都瞭解過,現在工期這麼緊,又是冬天,他能承擔起這個責任?我心中沒有數。其實,有幾次到關外巡視,我確實見他在工地上很努力,但我擔心他那文質彬彬的樣子,做總工程師的魄力不夠啊。”

梁如浩說:“據我所知,詹天佑雖然長期在金達手下做事,但他常常是獨立開展工作,金達總是把他派到一般西洋工程師不敢去或不願去的艱苦路段開展工作,諸如灤河大橋這樣的艱難工程,外國工程師完成不了他都完成了。至於魄力問題,我們都是當年的留美幼童,多少還是瞭解一些的,他雖在公開場合不擅言語,但做起事來是非常有原則的,凡是經他手的事,他都能獨擋一面去完成,否則的話,金達也不會那麼長時間的與詹天佑相處那麼好。”

袁世凱說:“既是這樣,那就把詹天佑調過來任新易鐵路的總工程師吧,我們用大清國的銀子,用大清國自己的總工程師,我想英法兩國總不至於過份到這一點都不同意吧。”

於是,詹天佑被調回北京出任新易鐵路總工程師,這是一條真正完全由中國經費、中國工程師主持的第一條中國近代自己人造的鐵路。

詹天佑一到北京,先是拜會了袁世凱,表示了對袁信任自己的感謝,然後聽了梁如浩對具體情況的介紹,他馬不停蹄地開展了工作,特別是當了解到袁世凱對自己的顧慮的時候,他更感到要讓象袁世凱這樣的當權者瞭解大清國自己的鐵路工程師不比外國工程師差,甚至可能更為優秀,他也明白在這麼短的工期內要完成這條鐵路的艱鉅性。

有了曾在錦州、營口和萍鄉獨立修築鐵路的經驗,這一次,在天子腳下工作,詹天佑更是鉚足了勁要幹好,他帶領幾個山海關鐵路官學堂畢業的官學生,從高碑店出發,一路騎馬行至梁各莊,然後,從梁各莊往回堪測,只花了數天時間就測量好各種資料,很快提出了修築方案與經費預算,袁世凱一時也不敢怠慢,立即報送到慈禧太后那裡,慈也沒有延誤,大筆一揮,批了六十萬兩銀子下來。

此時,北京已經進入冬天,從高碑店到梁各莊一路上都是山地,在北方寒冷的天氣裡,施工之艱難是可想而知的,因為英法工程師都沒有參與進來,他們對詹天佑的困難也作袖手之旁觀,並不肯利用有關便利施以援手。詹天佑是一個性格不外露的人,他有一個特點,越是面對困難,他的態度越是堅定,越是有信心,在修築灤河大橋與英國工程師喀克斯和修築萍醴鐵路與美國工程師李治的較量,都體現了這一點,現在面對英法兩國工程師等著看笑話的局面,他決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他認真考慮了這條鐵路的功能、工期、現實條件和要求,決定因地制宜,在鋼軌趕不及的情況下,改鋪木軌,一些關鍵的路段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