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氏的姻親之類的九族,那都算是法外開恩了,畢竟豐孝安犯的罪,是被定義為謀亂的,這是十惡不赦之罪。
抓人、抄家、清查財產。
都是百年數百年的地方豪強,家中財產不少。金銀珠寶,甚至是一窖窖的銅錢,一倉倉的絲絹布匹。不過這些都不是王玄策最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豐家的糧食。
這是李超重點交待給他的任務,豐家的糧食要一粒不剩的查抄出來。
一千石,兩千石,三千石。
王玄策拿著帳本,一頁頁的對著。
豐家的許多管事,根本不需要什麼逼供之類的,直接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知道的一切都說了,只求個寬大處理。
豐家有多少產業,多少金銀,多少布匹,多少田地,多少糧食,他們一清二楚。
“就沒了?”
王玄策看著自己賬本上加起來的那個數字,十分的不滿。
豐氏家族啊,這麼大的家族,家裡就剩下八千多石糧食了?
“回軍爺,確實只有這麼多了。不管有絲毫隱瞞,全都在這裡了。”
“不對啊,豐家那麼大個家族,怎麼只剩下了這麼點糧食?”
幾個管事面面相覷,有些無奈。
豐家家大業大不錯,豐家從事糧食買賣也不假,可先是去年糧食市場不景氣,豐家虧了不少,一直是在去存糧,哪敢再積壓。今年開始糧市行情又看漲,豐家才開始又收糧。
但糧食剛開始收,朝廷就有新的糧食政策下來,諸多限制。
後來又搞和買,豐家存糧一半直接沒了。
再後來,豐孝安被抓,豐家上上下下打點,再後來交的罰款,再慰軍等等,那是去了實打實的許多糧食。
加上這段時間,豐家許多佃戶斷糧,這些多是沒戶口的,領不到救濟糧,都找豐家借。豐家沒少借出糧食,加上豐家自己本來也人多奴僕多,每日消耗糧食很多。
正因此,現在豐家其實也才剩下八千來石糧食了,要不說豐孝安會發瘋呢。
八千來石糧食,這可是跟朝廷預期的相差太大了啊。
王玄策來之前,本來還以為能抄個十來二十萬石糧呢,畢竟山南第一大糧商啊,才八千石,回去都交不了差。
“我懷疑你們沒有說實話,來人,把這些人帶下去,分開審問,敢有隱瞞,大刑伺候!”王玄策不客氣的黑臉下令,揮手讓人把這幾個管事拖了下去。
分開審問,能相互驗證口供,最快驗證他們口供真實性的辦法。
只是審了半天,結果只有證明這些人沒有說謊。
王玄策無奈,只得帶著這些回去向李超覆命。
衙門裡。
越來越多的人陸續回來覆命,在府兵的面前,那些人確實不堪一擊。
抓人、查抄。
行動非常迅速,效果很好,沒有能逃跑的。
但李超並沒多高興,因為查抄到的糧食不多,甚至算的上很少。
山南東道第一大糧商,豐孝安家裡只查出八千餘石糧,還不少粗糧在內。其它一百多家大戶,多的也只四五千石糧,少的甚至只有兩三百石的。
抄了一百多家,結果只抄到了十來萬石糧食。
十來萬石看似倒不少,但這一百多家大戶抄家後,也隨之抄出了大批的隱戶和奴隸。他們原來都是從這些大戶手裡借糧吃飯,現在大戶倒了,他們也得由朝廷向他們提供救濟糧了。
這一百多家的隱戶、奴隸加起來,居然有數萬口之多。
七八萬的人口,相當嚇人,充分的顯示著豪強們原來的強大實力。
朝廷一下子能增加近十萬編戶齊民,以後能增加大量課丁,這本來是好事。但問題是現在缺糧啊,多出這麼多人來,糧食壓力更大一分了。
這些人,家無存糧,不能留在山南了。
可按老辦法送去邊疆,也不太現實。一來,馬上就進入冬季了,這一路上還要走很久呢。邊疆之地,沒有準備就把人送去,那不得凍死。
事情就是這麼的麻煩,原來朝廷千萬百計的想增加人口,想蒐括出隱戶逃丁。現在大量的隱戶逃丁為了吃飯,被大戶放棄,前來官府落籍,還有許多奴隸被那些大戶們放免為良。
越來越多的人來登記入籍,可朝廷卻高興不起來。
這些被豪強地主們推過來的人口,對於現在的朝廷來說,是個無比沉重的糧食負擔。地主家沒餘糧,朝廷更沒餘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