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嘛。再者,我希望朝廷允許我們蘇毗派出軍官來漢京的軍校進修。”
“這個都可以,而且我們也願意派出一些軍事教官過去幫你們訓練士兵。”張超笑著道。
青鸞知道張超打的什麼主意,但沒反對。
這次來中原,青鸞也發現,其實大唐的實力依然強大,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一漢頂五胡,真不是吹的,蘇毗能在高原上立足,也全靠大唐的支援。
真想擺脫大唐,估計下超就跟吐谷渾一樣。
“文遠打算怎麼安置慕容伏允呢?”青鸞問。
“我會給他選擇,一,成為朝廷的封臣。朝廷可以封他個國公,讓他帶上一些忠心部族去西海領建立封地,成為朝廷屏藩。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留在青海,但以後就只是大唐的百姓了。”
“文遠,如果慕容伏允願意去我蘇毗,朝廷能夠接受嗎?”
“去蘇毗?”
“既然要打吐蕃,肯定兵馬是多多益善。慕容伏允來我青海,我可以給他一塊封地。”
張超笑笑,“也行,這個由他自己選擇,朝廷不干涉。”
反正如今的慕容伏允,也翻不起什麼浪來了,他好歹也是在這次立了功的。
青鸞的事情談好,大家又繼續喝茶。
平陽有些擔憂的對張超道,“我得提醒下你,承乾那裡你得防著點。”
“哦?”
“今天承乾在殿上的封賞,太過突然了。如果僅是封你安國趙王,這也沒什麼。可這天策上將,無疑是憋著壞的。我感覺這孩子其實也沒有以前那麼單純了,今天突然就丟擲這個讓人置疑的封賞,我懷疑其實是得了別人的教唆。”
張超很感謝平陽能夠這麼跟他開誠佈公,其實許多事情,張超自己哪會不明白。
還在江南的時候,承乾的不少表現,已經讓他看在眼裡了。
承乾大了,並不願意受別人的擺佈。過去連皇帝都控制不住承乾,承乾又豈會讓張超控制?
如今皇帝被軟禁,即將退位,承乾又做上了監國太子,甚至馬上就要成為皇帝。
真正的天下第一人。
只怕承乾早就想著大幹一場,甚至是迫不急待的要擺脫各種掣肘了。
有句話說的好,可同甘共苦,不可共富貴,其實說白點,就是權力不可分享。
不管是有人教唆,還是承乾自己想從張超的陰影裡站出來,這都非常正常。
“你放心吧,我會小心的。太子現在也還離不開我,我會把握好尺度。”
“以後你有什麼打算?扶承乾上位,然後呢?留在京城,繼續當首相?”李秀寧問。
“在局勢明朗清晰,在天下穩定,朝堂勢力重新平衡之前,我肯定不能走。走到今天這一步,充滿艱辛,我不能半途而廢啊。”
平陽笑笑,“還是推行新政嗎?其實你現在激流勇退,估計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果我現在激流勇退,那我當初何必那麼折騰?我要是早幾年前就激流勇退了,不是什麼事都沒了?”他嘆息一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現在退,只怕會被合力絞殺!”
這一次,在張超的力拒,還有平陽等的勸諫下,承乾總算是收回了加封張超天策上將的旨意。
但他還是固執的不肯收回封張超安國趙王的頭銜。
“我現在發現,承乾越來越像二郎了,說實話,我真不希望你和承乾將來會和皇帝現在一樣。”
當年玄武門之變,張超是首功之臣,是謀主。那個時候,皇帝和張超關係多好。
“我會注意好分寸的。”張超道。
午後,馬周來訪。
“老馬,我們這次入京,估計要面臨的壓力不小。”張超笑著對也封了王的馬周道,‘可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我們要堅持,必須以我們為首來組閣。必須改變現在漢京中樞三院的現狀,改成我們的內閣制。”
“我仔細考慮了,內閣應當以九人為制,一名首相一名次相,然後是七名輔相。”
“那你有內閣名單了嗎?”馬周問。
“老馬,這次我打算不讓你入閣。”張超道。
馬周似乎並不意外。
“文遠是想讓我去翰林院?”
張超點頭。
“咱們的內閣制下,內閣是決策和執行,議會上院六科有封駁之權。但同時翰林院不在內閣統領下,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助手。內閣擬票,翰林批紅,可以說,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