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要的是穩定,不希望節外生枝。因此,不出意外,李建成這輩子都只能如現在這樣被幽著了,幽到死。
李超也沒理會承乾的話。
他只當做是沒聽到,低著頭品嚐著這武夷山中峭壁上那些茶王樹產的珍貴大紅袍。
太上皇、廢太子,這兩個算是一個忌諱。
不管哪個大臣,都不會輕易去提及這兩人,大家都彷彿統一得了健忘症,都不記得這兩人,甚至在大朝會時看到了,也只當沒看到。
這是帝王家事,還是最不能觸及的帝王家事。
這就好比立儲換太子一樣,都是臣子不能胡亂摻與的。
李超當年是玄武門的策劃者,也是首功之臣,可他平時也不會對太上皇和李建成的事情說半句話。
有些話能說,有些話最好不要說。
“父皇?”太子承乾卻不打算就此打住,今天他想要問到底。
李超站了起來,“陛下,臣去給陛下傳膳過來。”說完,他就直接出去了。李超知道,承乾問建成流放的事情,其實問的不是流放,而是想知道關於玄武門之變的經過,想要了解李唐最隱秘的這段經歷。
畢竟,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和如今朝廷一直宣傳的說法,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朝廷公開的宣傳,玄武門之變是當時的太子建成準備宮變篡位,齊王元吉是附逆黨羽。在關鍵的時候,東宮太子冼馬李超發覺了這個陰謀,並不肯附逆,而是暗中聯絡了秦王,在緊急關頭,聯絡了京城的忠臣們率家丁等勤王。
最終,玄武門一場大戰。
秦王和李超帶著許多忠心文武,粉碎了太子的陰謀,阻止了宮變。
但是皇上在宮變中受了驚嚇,並且因為被自己的太子試圖宮變篡位而深深傷害,一時心灰意冷,在廢掉建成,改立秦王為太子之後沒多久,便主動的退位,做了太上皇,而讓太子登基御極為大唐天子。
嗯,外面的百姓聽的都是這個版本,雖然不少貴族勳戚們是知道真相的,但真相依然只是在上層中流傳。
宮變時,承乾還小,也不是太清事情真正的經過,現在他當然也知道了真相。但他今天問李世民,並不是想要知道經過,不是想知道真相,他問的,其實是關於皇家關於親情,甚至是關於權力等最核心的問題。
權力與親情。
對於年少的太子殿下來說,這依然是個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承乾,你覺得父皇是個壞人嗎?”
李世民喝了口茶,然後問太子。
太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知道玄武門的真相,父親奪嫡,發動宮變,控制了太上皇,又擒拿了太子,然後控制了朝廷中樞,奪取了大唐的權力寶座。就事實而言,父皇是政變者,是篡位者,是逆臣,是賊子。
可皇帝是他父親。
“承乾,你覺得李超是壞人嗎?”
承乾有些迷茫,在他眼裡,老師李超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可在玄武門之變中,老師卻是那個策劃的附逆之臣,而且老師當時還本來是東宮屬官,可他卻暗裡一直跟秦王府聯絡,是秦王的人。
太子很迷茫。
他覺得歷史的真相有的時候太殘酷,那個勤政愛民的皇帝父親,原來是個宮變奪位的篡位者,囚父幽兄。而那位他眼裡無所不能的老師,卻是個宮變主謀,是個吃裡爬外的亂臣。
他很難把心裡的父皇和老師,和宮變裡的父皇和老師重合在一起。
“太子,你還年輕,在你的眼裡,這個世界黑白分明,非黑即白。但其實,世界並非只有黑白,他還有灰色的地帶。世界上也並非只有對錯!玄武門之變,朕只能告訴你,朕也是迫不得已,若非萬不得已,朕也不想走到那一步。”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我們不能一直只看著過去,而是更應當放眼未來。朕曾經有錯,你的老師李超也有錯,正因此,所以我們更想做的更好。這天下,本來不應當是我的天下,但如今是我的天下,我更會把他變的更好。”
“我會做的比你祖父更好,比你大伯更好,對於你祖父和大伯來說,我有愧,但我不會愧於天下人。”
“你明白這些嗎?”
承乾似懂非懂,這還是他們父子,第一次當面的談及玄武門,談及篡位和奪權。
李超端著食物回來的時候,書房裡父子二人都很安靜的坐著。
他看了皇帝和太子爺倆一眼,沒看到什麼值得擔憂的表情。嗯,很好,雖然不知道他們談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