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看著自己的一眾新屬下名單。
隴右道大都督府行軍長史郭孝恪,行軍司馬薛萬徹,功曹參軍王珪、兵曹參軍韋挺、倉曹參軍張亮、士曹參軍爾朱煥、法曹參軍橋公山,涼州長史魏徵,涼州錄事杜淹。
另外還有李超的牙兵四都頭,程處默、牛見虎、尉遲寶琳、李感。
看著這群人,李超面上微笑,心裡罵娘。
李淵等於是把隴右道大都督府和涼州刺史府清洗了一遍,原來的官員幾乎都調走了。這本來是件好事,這樣李超去上任後,就不會有什麼掣肘。可他給的都是些什麼人啊,薛萬徹、王珪、韋挺、魏徵,原來都是東宮的人,這次是發配去涼州的。
杜淹、張亮都屬於秦王府的人,這次也是被流放的。
爾朱煥、橋公山兩個是東宮的人,但實際是被太子拉攏了的,這次運氣好,沒被李淵砍頭,留了一命,流放涼州。
然後李淵又給李超調了郭孝恪協助他,還把他的八百洮州牙兵特旨讓他帶去涼州,程牛四將也跟著一起過去。
這簡直就是一支流放隊伍啊。
大都督府和涼州的主要官員,都是群流放官,還是東宮和秦王府的人一起流放過來,這以後能好好配合?
這讓李超不得不懷疑李淵的用意來了。
這群人中,就郭孝恪算比較好的,他不是發配流放的。郭孝恪跟李超也算很熟,他跟秦瓊程咬金他們關係更好,因為他以前也是李密的瓦崗將一員。後來李密降唐,郭孝恪跟李世績鎮守山東,一起歸唐,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現在郭孝恪是上柱國、陽翟郡公、左驍衛將軍。之前在地方上擔任刺史、都督等職,這次李淵調他做李超的助手,為大都督府行軍長史。
郭孝恪是那種外表魁梧,肌肉發達,但其實粗中有細的人。
一進李府,郭孝恪立即跟李超來了個熊抱,親切的不得了。摟著李超又抱又拍的,弄的他差點喘不過氣來。
“三郎啊,咱們現在還在長安,還沒到隴右去呢。因此我也就不以上官待你,咱們還是按原來的,叔侄相稱。三郎,快把你家珍藏的好酒拿點出來,還有什麼五香牛肉乾、酥油茶什麼的都弄點來,咱們邊喝邊聊。我今天來,可還是有正事要跟你談的。都說你是財神爺,我準備找你問點建議呢。”
他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隨便的很。
直接上炕,毫不客氣的給了李三一個任務。他這些年出生入死的,也攢下了一筆不少的錢。但是除了買地,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打理。
他出身河南許州,算是鄉下小地主出身。自小就好武藝交朋友,不肯踏實幹活,被他爹和兄長們嫌棄,罵他無賴。隋末,郭無賴帶著一幫兄弟百來號人上了瓦崗,加入了造反大業。這些年下來,倒也算是成就不小了,都成了二品高官。
不過郭孝恪倒確實不太會理財,這些年搶的賺的賞的,有一筆不小的財產,可他除了買地買宅子,也想不到什麼好的理財方式,要麼就是放高利-貸,可名聲又不太好。投錢弄了幾個買賣,都虧了。
“郭叔你有多少錢?能拿出來的?”李超問。
“也沒多少,萬把貫吧。”郭孝恪道。
萬把貫,這還只是可以拿出來理財的閒錢,流動資金,不算不動產。郭孝恪挺有錢的,不過想想,也算正常。畢竟這個年月,他們這種大將沒錢才奇怪。
“若是你圖省事,直接存到錢莊裡面,一年利息也不少的。當然,這種是最不划算的,也可以交給錢莊替你們投資理財,年收益起碼兩成。”
“兩成太少了點吧,我拿去放貸都起碼翻翻,甚至更多啊。”郭孝恪道。
李超笑笑,到後世能有個百分之四,都算保本了,百分之五,已經算是不錯收益了,若是有人跟你說年收益百分之八,那得擔風險。有人敢跟你說,保證年收益百分之十,那肯定是騙子。
可現在郭教恪卻對百分之二十的年收益不屑一顧。
也是,後世的貸款也達不到百分之百的年利率啊。
“若是郭叔想要高點的收益,又不怕擔風險的話,我建議你可以投資洮州那邊。現在那邊不少的專案呢,都很賺錢。若是有那種較可信的管事,那麼可以參投商隊,去吐蕃、尼婆羅、天竺等地,那是條新開拓的西南絲茶之路,風險較高,但收益也相當的高,走上一趟,比你放貸還賺錢。”
“哦,比放貸還賺錢?有沒有這麼誇張啊?”
“一點也不誇張,打個比方,在我們大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