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店都沒開張,就想著管人了?”鬱白文知道小村姑不好忽悠,反而收起了之前的“浮誇風”,正經的道,“你能管多少人,還得看生意有多好,店裡越忙招的人也會越多。”
說話間,已經到了目的地。是臨街的店鋪,馬路兩邊已經有很多服裝店、鞋包和精品店了,位置選得確實不錯,許婭筠在外面就發現路過的人不少,估計等六七點以後,人流量只會更大。
店面也挺大,就是裝修比較簡單,陳列衣服的方式更加簡單粗暴,在牆壁上釘了幾根衣服架子,應該是準備把衣服一排排掛上去。
許婭筠之前去商場發現裡面的衣服也這樣擺,就像批發市場一樣隨意,所以現在看到店裡的裝修,倒也不失望,她想了想,指著角落裡的鏡子問:“這種鏡子有更大的嗎?鑲在門上和牆壁上,別人試了衣服照得清楚,肯定也更想買吧?”
鬱白文愣了一下,他還真沒考慮到這個細節,主要是他很多店裡逛了,人家也沒鑲那麼大的鏡子,都是在店裡放一塊鏡子能照人就好了,甚至有些店裡連牆都不刷,試衣服扯塊布遮住,那麼簡陋都有不少人去逛,鬱白文覺得他準備得夠充分了。
不過小許的建議沒錯,女孩子穿了新衣服肯定想看得更清楚,不然怎麼讓她們掏錢買呢?
鬱白文點頭記下,並且虛心請教:“你覺得還要準備什麼嗎?”
許婭筠又提了兩點,一個是縫紉機和熨衣鬥,有哪裡不合適還可以隨時幫客人修改,這是從“她們老家都是自己扯了布回家做衣服的習慣”裡想到的;另一個建議就比較“時髦”了,許婭筠說她覺得商場給木頭人穿上衣服擺在裡面就很好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