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計。

不過許昕華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了,她接到一個訊息,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林理事來電問她要不要早作打算。欣榮基金會是針對婦女兒童成立的慈善組織,這幾年也算風調雨順,基金會還沒有參與過這種抗震救災活動,管還是不管,林理事一時拿不定主意。

許昕華接到林理事的電話,第一反應是時間過得真快。她上輩子的家鄉也屬於受災地區,雖然記憶不太清晰,卻記得她奶奶說的那個故事,說是有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父母都被洪水沖走之前,把他託到了樹上,小朋友孤零零的在樹上掛了一天一夜,最後被被解放軍叔叔抱下來。

因為這個故事,流離失所,成了許昕華對這場洪災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到了這個時候,她自然想要盡一份力。

這場洪災將持續數月,許昕華讓基金會分成兩隊,一隊用賬上剩餘的資金購買生活物質支援前線,另一隊則組織募捐,災後需要花錢的地方也不會少,比如災害導致的孤兒需要安置,以及失去主要勞動力的困難家庭也不能不管,這也剛好符合基金會的幫助物件,他們完全可以協助政府的災後工作。

許昕華讓他們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她自己就算有心,也不可能去前線參加救援工作,但還是親自做了一些事,比如在港島發動募捐。

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洪災初期,大陸的重視都不算多,港島這邊就更加鮮為人知了,許昕華個人還算有些影響力,欣榮基金會組織的募捐,在港島也收穫了數百萬的善款,公司內部也組織了捐款,再加上一些和欣榮交好的企業,所有善款加起來也超過了八位數。

有了充足的資金,欣榮基金會在這次救援中,表現十分突出。

許昕華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從中得到什麼,只是因為提前知道有這件事,她一點力都不出的話,恐怕要寢食難安了。

不過,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