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哭。
老王哭的很傷心,他發現李逍真的沒騙他,這東西真的可以在海上指明方向。他傷心的是這樣的東西怎麼沒有早點發現,要是早發現,他去年就不會出事了。
趙持滿小聲問,“這樣的神器就這樣給老王頭了?”
“要不呢?”
“如此利器,怎麼也得鄭重再鄭重啊,應當讓老王先簽個契約,或者讓老王送兩個孫子到你府上質押著。”
李逍搖搖頭,“不必,有些東西其實早晚會被人發現的,再說分享給大家也不錯嘛。”
趙持滿無語,“你知道這些東西有多麼的神奇?如果拿去賣,有多少海商會願意重金買?你就是賣一千貫一個他們都願意。”
“我知道這東西的厲害之處,不過這東西也就是一錘子買賣,而我也沒想過要放棄這機會啊。我這次來,可是帶了好多個航海羅盤,正好可以一路推銷到登州去。”李逍笑著道。
趙持滿倒有點傻眼了。
“有錢幹嘛不賺呢,現在不賺,等下次別人琢磨出來可就沒機會了。你說一個賣一千貫會不會有點貴啊?”
“你看賣給誰,如果給那些大海商,一千貫算不得什麼。”
大唐有不少海商,尤其是那些跑南海的商人,更有錢。有些商人不但跑南海,甚至直接跑到波斯灣去,靠著一代又一代船長們傳下來的海圖航線,他們開啟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廣州有很多大海商,如果把羅盤拿到廣州去賣,肯定不用擔心買主。”
“嗯,趁這羅盤還沒有被人仿製之前,得多賣點出去,這個事情我就委託給你,你安排點人手,到大唐各個港口去賣。能賣多少個就賣多少個,咱們先狠撈他一筆再說,小點的港口幾百貫也賣,大港口千多貫也賣。”
“三郎你手上有很多這種羅盤嗎?”
“時間匆忙,做的有限,也就幾百來個吧。”
“幾百個?”趙持滿瞪大眼睛,嘴巴里都能塞進去一個拳頭了。
一個買幾百上千貫,那幾百個羅盤,得賣多少錢?這不得賣上幾萬十幾萬貫?
“我估計賣不到太多錢,剛開始可能有不少人搶著要,但這東西要說技術含量也不算太高的,若有心參研仿製還是不難的。到時有人仿製出售,我們的就不好賣了,價格肯定會不斷下跌的,最終一個能賣上十貫都不錯了。”
所以李逍想的也簡單,幹一錘子賺一筆就算了,能賺多少就多少,打個時間差,趁別人山寨他之前,先到各個港口找那些海商們圈一筆。
趙持滿大嘆李逍陰險,不,是精明後,進了趟襄陽城,然後告訴他,三百多個羅盤已經安排出去了。
老王在木蘭舟上又哭又笑了半天之後,就開始催李逍早點起航,他迫不急待的想出海試驗下這羅盤的功效了。
李逍倒也想早點走。
但他來到襄陽的訊息,還是走漏了。
不但襄州刺史與一群同僚來宴請他,而且襄陽的不少豪強大族也來請他。李逍跟這些人也不熟,可人家來請,也不能不理會。
那些土豪世家李逍可以不理,但刺史還是得拜見下的。
襄州刺史不是別人,而是武氏的兄長,武氏雖說還沒當上皇后,可已經進位宸妃,大家都知道這位肯定能當皇后的。
武氏的兄長武元慶便升任了這襄州刺史。
武元慶對李逍很客氣,因為他妹妹武氏交待過他,李逍是自己人。武元慶沒什麼本事,全憑著父蔭當個小官,然後現在又憑著妹妹的得寵,才做上了這刺史之位。
武元慶沒什麼本事,但很喜歡錢。
他聽說李逍要去百濟為官,長安的長孫無忌等許多元老勳戚們湊了十萬貫給李逍,於是也想搭個順風車。
“百濟那邊真的大有可為嗎?”武元慶一副咱們哥倆好兄弟的模樣。
“朝廷是有意要把朝鮮半島納入我大唐疆土的,那裡現在已經實置州縣,還有二十萬兵馬在用兵,可以期待的是,十年之內,三韓半島必被我大唐征服,到時那裡會成為我大唐的第十一個道,朝鮮道。”李逍對武元慶說的是實話,朝廷上下確實沒打算放過這塊肥肉,一旦征服,那就必然是直屬地,而不再是羈糜州。
“祥瑞兄,哥哥我這裡也有幾千貫子錢,你看能不能也搭個順風車,投你那去?”
“可以,當然可以。”李逍倒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