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起身,站立。
方少白道:“取戒來。”
旁邊有程派弟子遞過一把戲裡常用的道具——一把木製塗漆的刀。
方少白接刀在手,道:“李謙,接三戒!”
李謙伸出右手。
方少白手裡的刀啪的一下就打下來。
李謙的嘴角抽了一下。
到了眼下這個年代,其實所謂門規戒律,早就已經鬆弛了,很多時候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以示老規矩沒有丟、沒有忘,像這種入門時的接三戒。也就是打三下手板,算是給新入門的弟子一個下馬威,叫他知道門規不是說著玩的,卻也往往就是象徵性的點到即止,根本不會真的打疼。但程雲山老爺子收徒弟,卻從來都是真打。
儘管事先方少白已經說過,自己到時候會注意,儘量打出聲音來叫老爺子聽見、又不至於太疼。可即便如此,畢竟還是疼的!
不過李謙也就是嘴角動了動。手掌卻仍是高舉著、不動。
“啪”!
“啪”!
方少白遞還戒具,扭頭看向坐在椅子上的程雲山。
程雲山點點頭,於是方少白道:“李謙,可三拜,叩見師尊。”
按照方少白事先的叮囑,李謙並沒有轉身朝向程雲山的方向。而是仍然正對著香案,規規矩矩行禮、叩首。
三叩首之後,方少白笑笑,道:“禮成,請起!”
李謙站起身來。
直到這個時候。程雲山老爺子才站起來,有弟子遞過一個看去極為精緻的木盒子,老爺子接過來,走到李謙面前,道:“你已入我門下,我做老師的,送你一個見面禮。”
李謙接過去。
程雲山道:“開啟看看。”
不少人都踮起腳尖往這邊看。
李謙應聲開啟盒子,卻見裡面放著一把羽毛扇。
不少人看得有些發愣,即便是大堂之內,也忍不住稍有騷動。
老爺子正色道:“眾所周知,家先祖諱念淮,向來有‘戲諸葛’之稱,可惜他傳下來的那把諸葛羽扇已毀於百年前的戰火。這把羽扇,是我登臺四十多年始終在用的,今日我把它送給你,望你心心念念,為光大我華夏的戲曲文化而努力,為光大我京戲的文化而努力!”
從大堂裡剛才的騷動,李謙知道,這把羽扇代表的意義有點重,不過他還是當即躬身,道:“謝師傅。願承師傅之志。”
…… ……
程老爺子再開山門,這對於京戲界來說,當然不算小事。所以,儘管整個儀式從頭到尾可能也就幾十分鐘,但是很多人卻甚至必須得從幾千裡之外飛過來觀禮,還有一些老一輩的人物,也都是紛紛趕過來。
儀式結束,方少白帶著李謙一一拜見長輩和同門師兄弟。
那麼多人,一時之間,實話說,李謙也就記住了幾個重點的,其他的充其量也就算是混個眼熟罷了。
然後,中午是方少白安排好的聚宴。
大家都是大忙人,聚宴結束之後,便很快就各自告辭而去了。
而經過了這一整套繁瑣的程式,李謙,也就算是正式拜入了程雲山老爺子的門下,成了他的第十八位入室弟子。
不過對待李謙,老爺子顯然不像對待此前那些從小學藝的弟子一樣嚴苛,雙方只約定,李謙每週會拿出兩個半天的時間來學戲。而按照當下的課程表,這個時間就初步定在了每週三的下午,和每週六的上午。
…… ……
“咦……咦……咦……”
“唔……唔……唔……”
“啊……啊……啊……”
不斷有聲音從練功房傳出來,房間外,廖遼和齊潔四目相對,都是一副好無奈的樣子。
齊潔苦惱地揉揉眉頭,“他這是……入魔了麼?”
廖遼搖頭,毫無姿態地盤腿在沙發上坐好。自顧自地剝荔枝吃,一邊吃一邊吐核,道:“不知道,反正我不愛聽京戲。”
齊潔忍不住又問:“他最近每天都這樣?”
這次反倒輪到廖遼詫異了,“不這樣還怎樣?我不也每天吊嗓子?唱戲和唱歌,都是唱。嗓子當然重要啊,他以前就算是沒學戲的時候,也會早起吊嗓子啊!”
齊潔撇撇嘴,無語。
但片刻之後,往那邊練功房瞥了一眼,一臉八卦地湊過來,先把廖遼剝好的一個荔枝搶過來塞嘴裡,然後才小聲地問:“你倆最近……他經常過來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