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地的大江南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百姓都喜歡這一藝術表演形式。尤其是那種透過人物性格和戲劇衝突來展現思想的手段贏得了天下百姓的空前的歡迎。
由於太史慈告訴她們的很多戲劇知識完全是跨越時代的,使得中國的敘事部分變得異常的發達,和同一時期的西方比起來就顯得成熟的多了,經過後世波斯商人的介紹,中國的評書和話劇一經傳入到西方,便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然,這已經是後世的事情了。墨姬雖然留在這裡,但是郭嘉卻早早地走了,畢竟幷州的事情很(看不清)冬天的時候,
XX而居的鮮卑人和羌胡人沒有攻擊幷州的資格,但是春天一到,這些草原民族的機會便來到了。
雖然這幾年來太史慈的青州軍一向縱橫無敵,從來沒有給過這些草原敵人一點機會,但是生性謹慎的郭嘉卻絕對不會掉以輕心。更何況,現在太史慈的目的已經不再是保衛邊疆那般簡單,太史慈現在更希望為中華民族拓疆萬里,雖然極北的苦寒之地在這時代看來似乎沒有絲毫用處,但是到後將來,哪裡地下的各種珍貴的礦藏資源都是無價之寶。
太史慈自然這些武裝的重要。既然如此,難道還把這些東西送給別人嗎?
而且太史慈現在還需要一條安全的絲綢之路,所以,太史慈必須確保這些草原民族不敢和自己對抗才行
徐庶也是在新年之後離開的。廣陵那裡雖然有虞翻坐鎮,但是曹操的厲害徐庶最清除,儘管曹操短時間內不會和太史慈開戰,但是徐庶生怕曹操搞出什麼狀況來,那就不好了。
何琳對著自己地嫂子依依不捨,最後唯有灑淚而別。
畢竟,人生最大的悲哀無外乎生離死別。不過這一點諸葛亮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這小子一見馬鈞來了比誰都高興。居然整天到晚跑到馬鈞和魯肅那裡,指指點點。
因為這小子本身就是第一流的發明家和軍師,故此魯肅和馬俊對諸葛亮的到來都十分歡迎。
至於陳群、諸葛瑾、張紘、高堂隆則是各司其職,忙的不可開交。相比較這些手下,太史慈就清閒的多了,每一天就是到各處視察。這就是這度優越的好處了,每個人地責任和權利都是條理分明,誰也沒有辦法推卸自己地責任。
管寧則是最忙碌的人。畢竟天下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在他這裡匯總。
如此一來,最後陪伴在太史慈身邊的人變成了司馬懿。這小子還是一幅不陰不陽的態度。對於太史慈提出的問題都是竭盡全力的解答;但是就是不叫太史慈一聲主公。
太史慈心知肚明這個司馬懿在調自己的胃口。不過司馬懿這麼做只會對歷史上的曹操有作用;對於早就懷有司馬懿之心的太史慈而言。根本毫無作用;只會適得其反;增添太史慈殺掉司馬懿的決心。
不過太史慈現在是不會動手的;畢竟司馬懿的確是個很有用的人物。若不好好利用;實在是太過可惜。若是說到太史慈唯一忙碌的事情,那便是和蔡文姬的婚姻大事了。
古代婚姻的風俗禮儀本來就是十分的麻煩,而太史慈身為漢朝的大司空,這場婚禮更是鄭重其事。
太史慈本來想要簡簡單單的把婚禮辦了,但是管寧等人卻認為這件事情還要顧及到蔡的面子,故此不能等閒視之。
如此一來,太史慈便要再一次重複迎娶三女時候的辛苦,但是太史慈的內心確實有說不出來的歡喜。半多年的時光匆匆而過~當深秋來臨的時候~太史慈與蔡文姬的大婚終於迎來~不過這場盛大的婚禮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籌備
不說別的~大漢朝的司空的婚禮~天下諸侯又豈有不參加的道理?
故此~光是同志各地諸侯這個訊息就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立時引起天下所有人的注意百姓們看到的是一段人間神話,天下第一的英雄和天下第一的才女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超越的典範。
一時之間,街頭巷尾都是百姓們的津津樂道。
而諸侯們注意到的則是長安居士的徹底變化,作為大漢最忠誠的信徒的蔡浥居然在太史慈控制長安的局面之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太史慈,這說明長安地區已經徹底的成為了太史慈的天下。要知道蔡邕絕對不是強權可以壓倒的人物,沒有人可以威脅得了蔡邕,除非是他心甘情願地答應。
故此,太史慈現在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向天下諸侯證明,現在朝廷是他太史慈一個人的朝廷。
偏偏這些人都拿太史慈沒有辦法,因為漢獻帝對這門婚事是極力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