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錄在案。”
“這張是萬曆九年,揚州暴雨成災,是由義厚生揚州分店捐資給揚州衙門用來建義莊的。”
如此種種,隨著一筆筆的匯票核對出來,通政司的人看著羅文謙的眼神就不一樣了,所有的匯票,有各大商人自己開具的,但裡面為數不少的都是由義厚生自己開具,全是用來捐資之用。
再拿這些跟各地衙門的賬目核對,也全都一一對上。
到得此時,一切自明瞭。
義厚生不但無賄賂或者代張大人賄賂之嫌,反而向所有人揭示了這些年來義厚生的善舉。
義氣為本,厚德載物,生生不息,這便是義厚生的經營理念。
到得這是,便是海瑞也不得不有些感慨,義厚生端得先賈之典範。
只是海瑞感慨之餘卻是憤怒。這些是近十年來,義厚生陸續捐出去的,當然這些只是捐出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但這些最後卻全都到了馮保的手裡,這讓海瑞如何不憤怒?
於是的,海瑞迸發出當年抬棺上書的精神,連上三道摺子,其目標直指朝中貪腐以及太監監察的弊端。
畢竟馮保之所以能得到這些個匯票,正是各地太監稅吏以及監察所貪之供奉。
於是整個朝堂被這三道摺子給攪得亂紛紛。
一些原來等著參張居正的人發現,這回似乎有些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朝中關係是複雜的,七扯八扯的,不定哪根線就跟自己搭上了,於是一個個先自查自糾了起來,一時之間朝堂氣象一新,也算是無心插柳之舉。
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受此事件牽連,五品以上官員被貶三人,七品以上官員,被貶五人,兩人罷官。至於牽涉到的無品官吏,那就說不清有多少了。
總之,這絕對算是一場官場地震。
而當然,這些同李貞娘同羅文謙甚至義厚生都沒有關係了。
因著此次,查案意外的查出義厚生的善舉,朝廷為了表彰義厚生,由皇上親筆提書“義厚生”字號。
自此,義厚生算是渡過了最大的難關。
正月十五,貞娘扶著羅文謙走出了通政司。
外面風和日麗,春光燦爛。
正月二十,羅文謙和駙馬李和一起,並肩站在錦衣衛所門外,不一會兒。莫老大和古刨子兩人由錦衣衛千戶趙順親自送出門。
“嗯,四哥呢?”羅文謙沒看到言西來,便問道。
“老四先一步離開了,他說他沒臉見你,另外,他也想自己去闖一闖,也是好事。”莫老大哈哈笑道
聽得莫老大這麼說,羅文謙便沒再說什麼,雖然事過境遷,但整件事情對於言西來同羅文謙來說。終是有了隔閡。要想再象以前那麼合作是不太可能了。如此也好,還能保得一些兄弟情誼,不快的東西隨風飄散,而情誼終將隨著歲月流逝積澱的越來越深沉。異日仍能再一起吃酒說笑。
“這回大哥也差點誤會五弟,大哥給五弟道歉。”這時莫老大又拱手道。當日他若非去找了老三,才瞭解事情經過,否則同樣也是誤會了羅文謙了。
“哈哈,自家兄弟,大哥說這就見外了,走,去家裡吃酒,貞娘一早就在準備酒菜了。”羅文謙爽朗的道。
莫老大和古刨子亦是爽快之人。便不在多說,嚷著一會兒定要嚐嚐弟妹的手藝,多喝幾杯。
而晚間,酒席散盡,眾人盡興而歸。
第二天上午。辰時,重新裝裱一新的義厚生字號又高高的掛了起來,輕風拂過,一邊的三角旗幡在風中霍霍飛楊。
義氣為本,厚德載物,生生不息的商業文化,以及,貧者以技立身,富者造福鄉梓,達者兼濟天下的商道精神便深深的烙在了義厚生人的骨子裡。
“貞娘,你說,皇上還會對張家下手嗎?”酒氣醺然間,羅文謙問道。
貞娘沒說話,心裡卻是明白著,歷史總是會以它的腳步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而貞娘更曉得,此次對張家的籍沒,因著封門之故,等到解封,張家餓死十餘人,終是人間至慘。
冬去春來,萬曆十二年。
遼王次妃王氏上疏,狀告張居正竊財,指說,當初遼王府被抄,府中金寶萬計,悉入居正府。最後萬曆帝下旨,籍沒張居正府,江陵守令接旨登入人口,並封鎖門戶。
而此時,就在張府門口不遠,一對麻布粗衣的夫婦,看著老實巴交的,此時在路邊架起了幾隻大鍋,帶著糠皮的米,再加上一些菜根,又用一起井裡打起來的水,便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