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周身毛孔的功夫是手到擒來的。
而練體,是在可以做到感情靈氣,並且可以吸納靈氣不外洩之後,讓人長期生活在靈氣充沛的地方,並且透過一系列的身體鍛鍊之法,把吸納進身體裡的靈氣與肉體結合,以達到全身上下皆可容納靈氣的地步。做到感應之後,人吸納進身體中的靈氣只會存在於氣血之中,無法進入肌肉、臟腑、骨骼之中,其實氣血與真正的氣是無關的,氣血指的便是血液在周身的流轉,普通人的氣血之中容納靈氣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經過特殊的鍛鍊,身體無法儲納更多的靈氣,終究會閉不住毛孔口鼻,將吸入的靈氣洩出去,而且也無法真正的淬鍊肉體。當然,練體也不是要讓靈氣可以充入全身上下每一處細微的地方,只要容納進大的肌肉、骨骼和臟腑之中,這一步便算完成。
到了練氣,便開始以靈氣衝擊穴竅了,只有練通周身一定數量的穴竅,將靈氣化為自身法力,並將法力從氣的形態練成液的形態,而且要練得粘稠如漿,這一步才算完成。到了練氣這一步,還要細分為九階,其中除了法力形態本身的變化,還包括了一些能力。如將法力放出體外,這時因為已經將外部的靈氣化成了自身法力,其中帶了自身的烙印,所以放出之後可以收回,不至於逸散。將法力外放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開始修煉驅物。當驅物具有了一定靈活性和持續時間後,進一步鍛鍊驅物的力量,才能透過驅物帶著自身御空飛行。總之,要將練氣階段達到九階之後,才可以進行百日築基,打好修道的根基。
百日築基未必便是百日,最快四十六日即可,也有慢者幾年才能完成。常見的築基之法是透過坐禪,靜心之中不求不迷不急,等到精氣神三昧具足之後便會入定。此時,人身將自然真氣化生,生出金津玉液,既人的唾液,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座”。築基的目的是要達到全身氣脈初通,人身三百六十五個大穴,小的穴竅不計其數,築基只要打通三百六十五個大穴氣脈,每個穴竅中要填滿九口真氣,一座便可化生一口真氣,填滿一身大穴共三千兩百八十九座。而一座需多久?真正進入了禪定之中,一座的時間是一刻,這裡說的一刻的劃分方法不是常見的十五分鐘,而是依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六刻來算的。
如果一個人可以一天十二個時辰都保持坐禪入定,築基四十六天就成了,當然人是要吃飯睡覺的,所以常用一天六個時辰坐禪入定來計算,便是九十二天,約為一百天了。可是這樣的演算法是對於十六歲的童身來說的,年紀過大,或是精元已洩,都是要用更多真氣來補足的,而且也並非人人都可心無雜念快速入定,所有才有幾年都無法完成築基的人。
大約是這一階段對於修道十分重要,書中闡述道理甚為詳盡,而之後的幾個境界則多是描述其法力龐大之程度,以及與人爭鬥之中的妙用等。這本書似乎是某位前輩根據自身精力撰寫出來的,後邊記錄了許多與人鬥法的經驗,只是凌展震驚於書中描述的修道人真的有移山填海之能,作者記述他觀摩過的一場龐大的鬥法,幾乎將幾萬裡山脈都打入了地底,將之變成了一片湖泊,這個世界未免與自己原來的世界差別太大,原本他以為以岳雲鵬一派門主的身份,能凌空飛行已經是很厲害,很讓他出乎意料了。
他想找人詢問一下,可是自己在山上認識的人就那麼幾個,張老頭看來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而岳雲鵬和師父不知道現在去了哪裡,無從找起;面前的這三位師兄自己還不認識,何況他們三位還在修煉,一時半刻也無法上去說話。
凌展就這麼枯坐在這裡,一個人默默思考。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凌展覺得一股飢餓感湧了上來。他跟著岳雲鵬爬山,又經歷了拜師等一系列事情,大半天沒有吃飯了,練武的人對食物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凌展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決定四處轉轉看看有沒有辦法弄些可以吃的東西。
沿著來路走了一陣,凌展回到了藥園旁邊,他發現除了一條通入藥園的路,兩側還有幾條小路分別通往不知名的地方。凌展不禁躊躇了起來,雖然這片地方開來都屬於那個新拜的師父,但是這位師父脾氣古怪,身為一名新弟子,也不好就在師父的地盤上隨意走動。
猶豫了半天,凌展決定還是留在這裡等,雖然未必等得到師父回來,但是也許會有師父口中說的那些雜役弟子路過,到時候叫一個帶路就是了。可是凌展不知道,其實那些雜役弟子平時也是各有職司,特別是白天的這個時候絕不會跑到這裡來的。
凌展一直在路口等到太陽即將落山,期間還回到修煉法陣哪裡看了一眼,幾位師兄依舊是自顧自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