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量投資作為鋪墊的,所謂‘中國體育事業不花納稅人一份錢’的謠言,和‘全民運動’,只是某些雞蛋人的猜測和虛言。
是的,中國是有幾項商業開發極其成功的體育專案,如籃球、足球、馬球、格鬥,並不特別需要中國競技運動委員會的撥款,憑藉強大的贊助商就足以搞定一切。但是不要忘記,對於這些廣受廣告商歡迎的物件而言,各國都是一樣。
但中國強大的綜合體育實力可不是隻有以上寥寥幾項。如此中國的體育事業又何來不花納稅人一份錢之說呢?
中國體育的主要收入確實來自商業贊助。大明星大聯賽,贊助商自然是趨之若鶩。但是如果你把目光轉向某個小村鎮、學校、工廠的小球隊,就知道它們想要獲得商業贊助就太難太難了。為此,中國各級政府想了各種辦法,給這些贊助企業大量相應的政策和稅收的優惠,個人捐款資助體育事業也可以抵稅、減稅,就像慈善一樣,以變相補貼的方式鼓勵企業個人捐款。
中國的運動員也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公立大學,但既然是公立學校,那又怎麼可能不花政府的錢呢?每年中國的公立大學都能從國家專項基金和省市政府獲得大量的撥款,哪又何嘗不是納稅人的血汗?這些撥款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來給特招的學生運動員發放獎學金的。這些學生運動員從小學到大學有一套完整的體育選拔體系,各個年級都有相應的校隊和聯賽,以中學大學職業運動員的軌跡層層選拔。中國的大學生體育協會,是由中國千百所大學院校所共同參與的一個協會。其主要活動是每年舉辦的各種體育專案聯賽,是中國大學生學習之餘最重要的盛會之一。
這些學生運動員從小開始學習體育,光憑文化課的成績當然進入不了大學,但是大學招收他們正是看中了他們的體育特長,而也不是讓他們來正經上課的。數額可觀的獎學金和優秀水準的教練員能夠確保這些人在保持學生身份的同時,也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進行訓練。這些學生大多就讀的也是類似運動心理、體育經濟與管理的專業,即使體育生涯不成功或者是退役厚也可以向教練、體育經紀人方向發展。
在中國,國家的財政撥款對中國的學校影響到什麼程度呢?曾經有不止一所中國的高校,因為財政困難,寧可砍掉一些基礎學科院系,也要保留體育生。所以在中國,要靠普通家庭的個人力量,就想培養出一名競技大賽選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如今的競技體育環境下,想要從小自己請教練訓練,然後就摘下競技大賽金牌,對普通民眾來說全然是天方夜譚。競技大賽所代表的競技體育更是離全民體育相當遙遠。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體育競技大賽本身就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實際上,中國在體育上的投入也並沒有高到一個駭人聽聞的地步。世界上各個體育大國,如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在體育事業上的投入所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更高!
這才是真正的舉國體制,以舉國之力來做好體育。英國的體育體制是比較落後,但究其根本,與那些對政府心有不滿的雞蛋人的以訛傳訛,顛倒黑白的不負責言論是完全不同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競技大賽的金牌就是用錢堆出來的,集中力量辦大事一點也不丟人。
實際上,哪個在獎牌榜上成功的國家都一樣,只是形式不同。而且隨著祖國的逐漸富強,運動員的培養模式也會趨於多元,英國同樣也會在體育競技道路上走出自己特色。
……
“fake,這寫的什麼狗屎文章?”英國某政府部門的一名官員看著眼前的稿子狠狠地咒罵了一句,“現在是競技大賽期間,不是要他們與雞蛋人辯論,河蟹才是第一位的。”這種蘊含著戾氣的文章絕對不能公開刊登,雖然作者的意圖也就是在為英國體育辯解,但他過界了。
“打回去,讓他修改。那些不必要的東西都剔除了,只要讓民眾知道中國的體育是怎麼一回事就好了。”
這名官員不打算節外生枝。要是像上回搞“中國慈善”那樣搞轟轟烈烈,最後英國受到了來自國際上的壓力,連文化與體育大臣都宣佈辭職了,那可不是他願意看到的。也不是他這樣的小肩膀能夠擔得起的……
輿論宣傳是個很艱難的事情,畢竟中國現如今的優勢太大了麼。英國國內都不知道有多少個雞蛋人成天叫囂著東方的月亮比西方圓,可是要讓官員自己做個選擇,有可能的話他也願意移民到中國去。
後記7 當代皇室
簡王陳植帶著一臉疲憊回到了自己的公司,他立刻招來了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