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典籍禮器的,知道當年王子朝從周室偷出的周室典籍和大禹九鼎等青銅禮器的藏匿之處,如果我們找到那些典籍,就可以看到周王所記錄的所有事情,包括玉匣!並且中國上古歷史丟失的很多歷史秘密都可以由此解開!”方怡有點興奮聲音微微發顫,然後又看了看木簡:“周王室後來派人暗殺了王子朝,卻沒有找到那些典籍和禮器,這個與王子朝一起逃出來的祭師被向家所救,一路逃亡至此,修建了這個溶洞,並且用上古秘法殺死了許多奴隸制了一隻“蝕陰”守護典籍藏匿地點的地圖和這個木簡。”
“‘蝕陰’是不是山海經裡面傳說的人面蛇身的邪神?是啊,那個女屍人身蛇尾,不知道古人是用什麼方法居然將那些奴隸制作成這種怪物。”姚巖記得自己以前在部隊救過一個專家,後來送姚巖一本《山海經》,姚巖所在部隊在青藏高原執行工程任務的三年,因為沒什麼娛樂,天天看那本《山海經》已經看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聽到這個名字馬上就想起來。
“你也看了山海經?”方怡對姚巖知道蝕陰的來歷感到驚訝。
“以前在部隊沒事看過,那麼那個地圖在哪裡?”姚巖問到。
“不好!”方怡想了想,連忙放下金箔木簡,去看散落在桌上的錦帛碎片,仔細一看果然發現已經碎裂的那些錦帛碎片上果然繪有細細的許多圖紋,估計時間太久了,所以顏色比較淡,剛開始大家都沒發現。被姚巖一碰碎成一堆黑灰色的碎片堆在桌上。
忽然一陣穿堂風過,錦帛碎在桌上的幾片碎片隨風飄落在地上,好像菸灰一樣散開,只剩下一團黑黑的東西。
“關武快把門窗關上!”方怡連忙用身體擋住桌子,免得錦帛碎片繼續被吹走。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剩下的碎片已經亂七八糟,根本看不清楚上面繪的地圖,並且方怡也不敢在碰,輕輕一碰錦帛就變成更細小的碎片。
方怡坐在錦帛碎片前面,默默的不出聲,鼻翼輕輕的抽動,關武看著難過的方怡不停的在旁邊踱來踱去,束手無策。
姚巖明白自己剛才碰了一下破壞了什麼,呆呆的看了一會,出聲道:“不好意思,我剛才只是想好奇看看那塊錦帛,誰知道一碰就破了。”
好一會方怡才抿抿嘴,整理了一下情緒,對姚巖黯然的笑了一下:“這件事不怪你,我學習了那麼多年考古和歷史,一早就知道古物取出後會有氧化現象,剛才是我自己太興奮一時大意了,居然沒用密封袋裝好,更沒想到向家會用最重要的東西來包著這個金箔木簡。”
“那些典籍和禮器那麼重要嗎?王子朝出逃居然什麼都不帶,只帶了它們?”姚巖看到方怡難過的樣子,覺得還是轉移下話題免得越談越傷心。
“典籍和禮器是夏商周帝王合法正統身份的象徵,誰擁有了誰才是真正的帝王。所以後來一直到秦始皇都還在大力搜尋九鼎的下落,正是由於九鼎鑄有山海圖,因此它們成為宣告中央政府權力達於四海的象徵,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青銅禮器、鎮國之寶。王子朝攜帶的王室青銅器就包括九鼎在內,而且很可能把九鼎與周室典籍一起深埋密藏起來。此後,周敬王有可能重新鑄造了另一套九鼎,但是不敢公開宣示。據此可知,秦昭王滅周得到的九鼎應該是仿製品。所謂九鼎飛入泗水,或者九鼎重現泗水,實際上都是有關真九鼎神秘失蹤的傳聞,所以這關於九鼎失蹤的記錄這一段就是各正史都有相互矛盾之處。”說到九鼎,方怡果然注意力被轉移不少。
“但是根據這個金箔木簡最後幾句的記載,九鼎的關鍵之處不僅僅是它是禹帝所鑄的國器那麼簡單,而是因為它藏有一個驚人的秘密。”方怡又看了看手裡密封袋中金箔木簡。
“秘密?”姚巖和關武都被方怡這句話所吸引。
“對,古代帝王都說自己是授之於天,其實也不過是人。可是據這個木簡所記,九鼎山海圖主要的用途就是秘密記載上古眾神留下的地圖,向氏先祖就是因為得知了九鼎的這個秘密,才會被周王室一路追殺至此,但是向氏先人說山海圖中還記載了一個華夏所最重要的秘密,就是向氏先人也沒能查出來。”說道這裡,方怡又頓了一會。
方怡說的很慢,因為她覺得向氏先祖這個金箔木簡所記錄的事情和常理幾乎相悖:“所以,帝王們才會那麼看重九鼎,因為它上面所記載的秘密。據我所知在中國遠古的傳說中,神,人神,半神,人是混雜不分的,直到堯舜之時,堯舜受天帝之命‘絕地天通’,天地相分,人神不擾,於是帝王們此後便成為了凡人,地上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