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面一般不刺繡表述愛意的圖。繡花鞋墊大多以雙花、雙果為題,繡成抽象的幾何圖案,如果姑娘給小夥子贈送了這類繡花手巾或者鞋墊,就表明她有傾慕之意。
第二章 特色手工藝品(10)
白族婦女在衣服、窗簾、桌布、挎包、鞋子等用品上,常喜歡刺繡一些民間喜聞樂見的花鳥、山水、人物圖案。白族婦女的圍腰下襬兩角,一般都很對稱地綴繡著蝴蝶和山茶,或者蝴蝶和梅花。白族比較崇拜蝴蝶,認為它是母親的化身,據說在蝴蝶多的年份,就會出現瓜甜果香、穀米滿倉的豐收年景。白族人還把蝴蝶看做是多產子的象徵,女性把蝴蝶花紋繡在衣上,也有期望兒孫滿堂、家庭和順等美好心願。在白族女性服飾的花紋刺繡中,貫穿著很多有關愛情和婚姻的內容,比如她們的衣服和圍腰上,通常會繡著對花、雙桃、雙魚、燕子、鴛鴦、並蒂蓮、連理藤等圖形,表示她們對純真愛情的嚮往和追求。
十八、大 理 草 帽
精美的草帽
大理草帽編制是大理白族群眾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據傳在南詔時期,太和城附近就出現過草帽街。據史料記載:明朝初期在永昌地(大理)設習藝所,教民習山東草編之法。透過這句話,可以看出在明朝初期,大理地區就已經出現了草編技藝。
大理的白族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在串親訪友、下地幹活、趕街赴會時,都喜歡隨身攜帶金黃色的草帽。這種草帽輕便實用,既能遮陽擋雨,又是姑娘和小夥子傳情的信物。走在大理的集市,隨處都能看到出售草帽的攤檔,而且草帽的花樣款式很多,有藏帽、太陽帽、青年帽、禮帽、茶花帽、旅遊帽等。每個草帽兒都編織精緻、紋樣精美,稱得上是完美的工藝品。
在白族村寨裡,幾乎人人都會編織草帽,當地有諺語稱:要看姑娘手兒巧不巧,就看草帽編得好不好。編織草帽的程式比較多,婦女們先在打麥場上選擇好色澤金黃的麥杆,然後去掉麥皮,理好剪齊就可以編織麥杆辮了。在當地,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婦女在庭院屋裡、田間地頭、村社路邊、閒談納涼時,肘夾麥杆,手指不停地編織麥辮。不一會,一根根麥杆就在她們手中變成了長長的麥辮。然後,她們把編好的麥辮經漂白處理,使其變得色澤明亮,質地柔軟,光滑平整。最後,她們根據不同的規格,將麥辮縫製成各種款式的草帽。
過去人們在編縫草帽時,全部依靠手工製作,所以產量有限,花色品種單調。現在,白族人發揮傳統工藝的優勢,並引進現代工藝製作技術,充分利用閒遐時間編草帽辮,還設計出新的草帽品種,如知音帽、英式禮帽、繡花帽等。由於大理草帽具有傳統古樸之美,而且花色品種多,工藝精細,價格便宜,所以銷路一直很好。許多來雲南旅遊的外國人,都喜歡選購大理草帽作為旅遊紀念品。
十九、中甸藏族木碗
中甸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很多人稱它為香格里拉。凡到中甸縣旅遊的人,幾乎都要買一套當地特產的木碗帶回去作為紀念品。中甸木碗是當地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同時也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實用性工藝品。
中甸的藏族人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勞動的流動性很大,不便使用容易破碎的陶瓷碗,也使用不起又貴又重的金屬碗。自從輕巧實用、價廉物美的木碗出現後,受到藏族同胞的普遍喜愛,很快便流行開來。
中甸藏族木碗一般都是選用當地生長的樺樹等樹種的木疙瘩雕琢製成的。製作時,必須經過選料、晾乾、做毛坯、水煮、修整成型、上漆等很多道工序。製做好的木碗,一般是兩個大碗、一個小碗組成一套,兩個大碗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扁圓的“木球”,而這個小碗則可以裝在裡面。
中甸藏族木碗做工十分精巧,質地堅硬,碗麵打磨得十分光滑,並可見清晰的木質紋路,經久使用也不會出現變形或破裂,因此受到當地藏族人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普遍喜愛,旅遊者見到它更是愛不釋手,爭相購買。
第三章 獨特民居(1)
雲南文化在各各民族融合共生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創新,創造出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人文環境,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其中,風格各異、特色明顯的古建築不但是雲南人民與自然鬥爭的產物,更是一部“活”著的雲南文化發展史。
一、珍貴的民族建築文化遺產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大省,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26個兄弟民族。明代以前,生活在雲南境內的主要是少數民族,明代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