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將來,大家都是自己人!
“道教是在唐代傳入朝鮮的,也就是朝鮮半島的統一新羅時期。其主要傳播途徑就是源源不斷的“遣唐使”,也就是留學生。在這些留學生中,金可記(又作金可紀)與崔致遠都與道教有著密切關係。
金可記在考中進士科後,無意仕途,退居終南山子午谷中修道。金可記歸新羅不久後重回長安,身穿道服再次隱入終南山修道,顯示他篤志於求道修煉的熱忱。唐大中十二年(858)二月十五日,金可記在終南山子午谷羽化昇仙。《續仙傳》中金可記羽蓋蟠幢昇仙的描寫,習見於張陵、許遜等高道的羽化昇仙場面,是道教仙傳中典型的虛擬化表達。但正是透過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描寫,反映出中國道教對金可記神仙地位的肯定。
金可記在唐朝修道期間,與高道大德交往並得到道法的真傳。相傳他從鍾離將軍得道書、口訣傳授,經三年修煉丹成。據朝鮮漢文古籍《海東傳道錄》記載:鍾離權向新羅的崔承佑、金可紀、僧慈惠傳授道法,並授《青華秘文》、《靈寶畢法》、《人頭五嶽訣》、《金浩》、《內觀玉文寶篆》、《天遁煉魔法》、《參同契》、《黃庭經》、《龍虎經》、《清淨心印經》等經書。學界認為《道藏》在朝鮮社會的傳播,是新羅末期的留唐學人帶回的,金可記得鍾離將軍道書傳授可謂實證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