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軍。

第五十四軍系“土木系”部隊,在“土木系”中排名僅次於第十八軍,新老兩任軍長霍揆章、闕漢騫也都是有“土木”背景的戰將。論名氣,這二位或許比不上黃維、胡璉,但也稱得上是一對牛人。

霍揆章這個大“水牛”看上去寡言少語,人家卻是武林高手,擒拿格鬥樣樣利落,在黃埔讀書時就一身兩職,既是學生,又是教員——武術教練。

闕漢騫擅長的則是另一套功夫,那就是書法,其成就甚至超過以寫字寫得漂亮著稱的張靈甫,已自成一派,稱為“撥雲體”。

除了打仗,闕漢騫的業餘愛好就是練字,甚至指揮作戰的間隙都不肯放過,不到桌上去寫上兩筆,渾身都不得勁。

即使是淞滬會戰的羅店時期,闕漢騫照樣可以在屋裡練他的書法,日軍炮彈落在屋外的稻田裡,旁邊人都心慌不已,他卻筆走如飛,寫完還告訴別人,“不用怕,這是擾亂射擊”。

闕漢騫是湖南人,打仗很猛,做團長時就有扔出一箱手榴彈以穩定軍心的事蹟,被稱為“神臂團長”,連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的“關猛”關麟徵都對其稱讚不已。

要說吃虧,還就吃虧在資歷上,他跟胡璉一樣,都是黃埔四期的,混到師長後,再想往上挪一步升軍長都比較費勁。

到第二次遠征前,總算有了機會,史迪威那邊要人,第五十四軍奉命前往印度,闕漢騫以代軍長身份隨行,假如沒什麼意外,那就是要升成軍長了。

可是這個世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史迪威把兵留下,軍部退回,不要!

至於面子不面子,人家不管,他是美國人,不理你這一套。

這個氣,還好,軍部雖然“退貨”,但第五十四軍得以在國內重組,眾望所歸的闕漢騫也由“代”而扶正。當時的黃埔四期生中,張靈甫和胡璉都是副軍長,闕漢騫是晉升上去的第一個軍長。

無論老第五十四軍,還是新第五十四軍,以前都是助攻角色,儘管活幹得很漂亮,但射不了門,進不了球總是難以讓人心甘,何況闕漢騫剛剛當上軍長,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

第二次遠征,終於讓闕漢騫和第五十四軍得到了主攻的機會,從強渡怒江,到兵臨騰衝城下,攻城拔寨,無役不勝。

日軍對中國軍隊的情報資料研究得非常深,連藏重聯隊長都知道第五十四軍軍部被“退貨”的事,他對第五十四軍在基本部隊留在印度的情況下,還能打得如此勇猛,感到十分吃驚。

一查,原來軍長闕漢騫來歷不凡,是羅店那血肉磨坊裡磨出來的,藏重頓將闕漢騫視為勁敵,並在日記中寫道:“強將手下無弱兵,彼真鋼將軍也!”

闕漢騫因此得“鋼將軍”之名,不過“鋼將軍”在騰衝城下看到的卻是一座“鋼城”。

8月2日,闕漢騫沿用山地攻堅的經驗,集中全軍火炮對著騰衝城牆進行轟擊。

按照美械裝備標準,第五十四軍直接配備十二門榴彈重炮,下面每師還各有十二門山炮,這麼多炮加一塊兒,那也是氣勢奪人,半天工夫,便用去了多達三千餘發炮彈。

除此之外,遠征軍航空隊還有六十架飛機在上空投彈,可是這一立體式攻擊方式,卻並沒能達成預期效果。

騰衝城牆據說系明朝南征將士壘砌而成,全部為大青石條,不僅異常堅固,而且表面光滑有彈性,炮彈在上面炸開條口子可以,卻無法完全轟塌它。

當第五十四軍順著口子往城裡爬時,日軍的機槍火炮就突然“叫囂”起來。這些火器原先都藏在城頭或角落的石頭掩體裡,炮彈也打不著,它們給登城部隊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血色騰衝

在騰衝戰役初期的那幾天裡,雖然第五十四軍時時能透過口子衝入一部分,但由於地形複雜,火力隱蔽,使得這部分人馬根本就站不住腳,並且傷亡劇增。

闕漢騫不得不另想攻城之策——光開小口子不濟事,得開大口子,整軍進入才行。

要開大口子,就得從牆根上動動腦筋。

在這方面最早開竅的是太平軍,他們在難以攻破對方城池時,往往使用“穴地攻城法”,即在城外挖地道,直通城下,然後用火藥炸開城牆。

清史記載,太平軍利用此法攻城,“無堅不破”。

太平軍當年是以城外民房為掩護開挖地道口的,所以關鍵是要找到這麼一個掩護地點。

看來看去,只有騰衝城南門外符合這一條件,那裡原先是百姓趕集場所,開戰後,日軍只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