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他的上官因此經常責罵奚落於他。馬週一怒之下掛冠離職,開始周遊天下。
後來,馬周欲到長安尋找機會施展平生抱負。路途中住在一旅店中,因為盤纏不多囊中羞澀,受盡店主的冷眼。馬周到達長安後,因為要解決生存問題,便投靠了當時的一位武官常何,為常何當起了門客。這一當,就是好幾年。
貞觀五年,唐太宗令在朝官員每人寫一篇關於時政得失的文章。常何因為是個武官,不善於舞文弄墨,於是,便請馬周為他捉刀。馬周替常何上疏李世民,諫言時政二十餘事。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陳時政疏。
李世民閱後大驚,對文章中所言之事深以為然。於是李世民立刻召見常何,當面詳詢文章中所言諸事。常何也是正直之人,直言相告李世民,這篇文章是他的門客馬周替他寫的。李世民認為馬周是奇才,便召見了他。馬周與李世民奏對,李世民對他的才學極為賞識。從此,馬週一下青雲得志了。
馬周先是被李世民安排到門下省任職,後又授其監察御史之職,再之後,馬周累官至中書令,成為了唐初寒門出身的一位宰相。馬周也是唐高宗李治的老師,李世民對於馬周教導李治也極其放心。馬周去世後,李治以弟子之禮扶棺為其送殯。
馬周因為出身寒門,十分了解底層百姓的艱難。他為官期間,關心百姓疾苦,常勸李世民勤儉愛民,施行仁政。李世民對馬周也非常信重,曾對人說:“朕一天不見馬周就想他。”
毛太祖曾點評馬周,稱讚其所寫的陳時政疏,是“西漢賈誼治安策以後第一奇文”。
趙雲澤沒有想到,面前這個青年居然會是後來唐朝的宰相馬周。對於馬周這個傳奇人物的生平,他是瞭解的。如今,在洛陽的這家小客棧中遇到了馬周,難道這悅來客棧就是馬周在去長安的途中所住的那家小客店不成
“敢問郎君,是如何知道某之薄名的”馬周見趙雲澤望著他發愣,便又問了一次。
趙雲澤這才回過神了,微微一笑道:“某曾聽長安的一位山東官員說起過馬兄。”
馬週一愣,便又問趙雲澤:“不知是哪位山東官員背後議論某”
“呵呵,某也只是在一次宴會上聽鄰座之人說起的馬兄,那人的姓名,某轉眼便忘了。”趙雲澤打哈哈道。“不過,某倒是記住了馬兄之名,只因為,那人說馬兄身懷大才。”
“唉,某虛度年華二十有七,至今卻一事無成,說什麼身懷大才也都是妄然。”馬周感慨道。
說完,他又問趙雲澤:“不知郎君尊姓大名”
“某趙雲澤,一介俗夫而已,馬兄怕是沒有聽過某的姓名。”趙雲澤回答道。
“趙雲澤可是陛下今年新封的涇陽縣子”馬周問道。
咦,他居然知道我趙雲澤有些驚愕了。
“正是”趙雲澤點頭道。
“原來是趙爵爺當面,失敬失敬”馬周又一次朝趙雲澤拱手。別看他嘴上說的客氣,可他的眼神卻很平和,似乎對趙雲澤的子爵身份並不以為意。
店中其他的吃客,一聽說店中居然來了一位爵爺,都一臉驚敬的望向趙雲澤。那名小二,也是一臉驚色。
“馬兄,萍水相逢就是緣分,不如上樓同飲一杯如何”趙雲澤相邀馬周道。既然老天爺讓自己遇上馬周,要是不趁此良機結交一番,那可就對不起這份際遇了。
“固所願不敢請耳”馬周欣然拱手。
說完,他也上了樓梯。
那小二此時才晃過神來,忙躬身引領趙雲澤等人繼續上樓。他的態度,比起剛才來更加恭敬了。
分割線
悅來客棧外面,大街對面的一個不顯眼的地方,五六個人在鬼鬼祟祟的交頭接耳。
“王大,那人進去有一會兒了。這小客棧一點都不起眼,咱們要不要在這裡動手”一個絡腮鬍子,滿目兇光的大漢向一個三十歲許的男子問道。
那三十歲許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趙雲澤的老冤家王晊。
王晊冷眼望著悅來客棧的店門,說道:“先進去個人探探路,看看店裡的情況。”
那絡腮鬍子的大漢一聽王晊的話,便對一個斜眉耷眼、細高個的年輕漢子吩咐道:“小四,你進去一趟。”
“好嘞,老幾位擎好吧”那名被稱為“小四”的漢子一臉爛笑的點了點頭,便整了整衣衫,邁開四方步,一搖三晃的穿過街面,進入了悅來客棧當中。
王晊眼望“小四”那得瑟的模樣,不由皺了皺眉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