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盡瘁,犯顏直諫,忠心耿耿的犧牲精神,為國家而置個人安危於不顧,都令世人震撼。然而這畢竟是一個悲劇,一場冤獄。正直無私、自視與天地齊重的伍子胥畢竟被執拗、愚昧的夫差賜死。狡兔死、良弓藏的訓誡,伍子胥並非不知。在其晚年,家仇得報,輔佐闔閭爭霸,名位兼得,卻為吳國的安危不願苟且,寧肯與夫差衝突,甚至不惜性命。這才是忠臣。

司馬遷在評論伍子胥時,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誇讚的是伍子胥的復仇精神。所以如此,是因為兩人身世有很多雷同,忍辱負重的司馬遷與之有慼慼之感。但把伍子胥歸結到追求留名後世上卻稍嫌不足,起碼不夠全面。司馬遷只說了伍子胥的前半生和一個側面。他的前半生不能容忍君王的殘暴,為父兄之仇遠去敵國,終報大仇,一手締造了吳國的霸業。在傳統的讀書人眼裡,伍子胥是過於揚厲,不遵聖人恕道,而其後半生則恪守忠義之念,雖死不悔,這大概也是傳統忠義的觀念太重了。對伍子胥來說,背楚不是對忠義的背叛,恰恰是楚平王的暴舉已經徹底將忠義的砝碼打翻,而要背吳則無疑是艱難得多的抉擇。作為三朝老臣,要背棄先王恩義、國家重託那是太難了,明知前路渺茫卻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伍子胥的悲劇正是個人堅定的理想信念與無力扭轉的外部環境之間強烈衝突的產物。他的死,完成了個人的信念,也使伍子胥這一名字昇華為一個更加光輝燦爛的文化符號。

()免費TXT小說下載

只是伍子胥站在中國歷史的前列,似乎開了中國忠臣冤案的頭,比之他以前僅只片言隻語的關龍逢、比干等,伍子胥無疑是血肉豐滿、有大量可靠信史記錄的“這一個”。他不是冤死人物的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正如唐代羅隱所感喟的一般:

市簫聲咽跡崎嶇,雪恥酬恩此丈夫。

霸主兩亡時亦異,不知魂魄更無歸。

巫蠱案 一(1)

“巫”原指古代一種以歌舞祭神的迷信職業者,如巫、覡等,也指畫符唸咒的巫術。“蠱”則有兩種含義,一指在器皿中放置餵養毒蟲,使之相互吞食,最後剩下不死的也就是毒性最強的,稱之為蠱;二指用蠱害人,使人受到蠱惑,迷失心性,進而喪命。“巫蠱”也稱厭勝之術,是一種詛咒害人的巫術。古書上記載的一般做法是,用紙人、草人、木偶、泥俑、銅像乃至玉人作為被施術者的替身,刻寫姓名或生辰八字,或者取被施術者的衣物、身上的一點毛髮乃至指甲,或埋入土中,或以針釘相刺,或用線捆住木偶雙手,巫師畫符唸咒,被施術者就會產生感應反應,心智模糊昏迷,直至發狂失性,完全受巫師控制,直至不明不白地死去。

據說,這種巫蠱術起源於胡人的薩滿之術。薩滿,是女真語,指巫師、巫術。戰國中後期,由於民族的遷移與混合,巫術之風逐漸浸染中原,先是在民間流行,以後逐漸傳入上層社會直至宮廷內禁,受到追捧青睞。巫蠱術從此在中國大行其道,不絕如縷。一代女皇武則天借巫蠱而奪權,清乾隆皇帝精通武略,也迷信巫蠱,曾在朝廷上閉目吟誦咒語,幻想咒死遠在萬里之外的起義軍首領。《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紅樓夢通靈遇雙真》中寫到趙姨娘買通馬道婆暗裡算計鳳姐和寶玉,就用了這種巫蠱術。馬道婆用的是紙人,寫上鳳姐和寶玉的生辰八字,然後在家中唸咒作法,結果鳳姐和寶玉兩人發起癲狂症,大吵大嚷,尋刀弄槍,最後不省人事,口內胡言亂語。這足可見巫蠱術之一斑。也正因其神秘和恐怖,自其出現後,就再也沒有消失,一直籠罩在中國社會上空,直至今天還時隱時現。

漢朝迷信之風尤盛。漢初就允許各地巫師如梁巫、晉巫、秦巫、荊巫等彙集長安,中葉又增加了越巫和胡巫。漢儒也多信巫術,如大儒董仲舒的著作中就夾雜了許多巫術。漢武帝本人一生篤信方士,傾心神仙,乞求不老仙丹,幾次欲泛舟越海尋仙,遍求各地高人。一時間,都城長安匯聚了各式巫覡,並受到上流階層和百姓的追捧,宮廷中失寵落寞的女子對此也趨之若鶩。整個長安地下被埋入了不少木偶,一片陰森恐怖、神秘壓抑的氣氛。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手製造了巫蠱冤案。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曾經備受尊寵的陳皇后被廢,就是因為巫蠱。只不過這僅是巫蠱案的一個小小的引子,因為這個伏筆過於漫長,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

陳皇后是漢武帝的第一個皇后,名叫陳阿嬌,其母親是文帝竇皇后的長女、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