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次日凌晨時分,周迅已經駕馭著劍光,飛遁至九萬里高空處。

劍光化作一道柔韌而有彈性的薄膜,護住周身三尺方圓,將外界劇烈的罡風擋住。

九萬里,已經是極高處。

這裡到處是劇烈吹拂的罡風,帶著清澈而濃郁的靈機,打在身上,相當於有人在御使風靈來攻打。

若是尋常劍仙,到此必定被風吹走,更不用說向上再升。

劍光碟旋,流動,不斷化解衝擊。

罡風在進入周迅身邊百丈之內後,頓時一變,漸漸彷彿遲滯了千百倍,變得沉重而凝滯,最後平靜下來,逸散出團團清氣。

這是天之清氣,在罡風團之中多有積蓄,其質輕盈且正。

相較之下,大地,山川之中的靈機,偏於重濁,哪怕是靈穴所在,也是多有不如。

清氣雖好,可惜太少。

周迅又在這一層逗留了一會兒,尋覓了多處罡風聚集之團,收斂了好些。

“太少,太少了,還不夠一次吞吐的量,只能算是雞肋罷了。”

這點清氣連塞牙縫都不夠,周迅只是一口就飲下去了,幾乎感受不到變化。

九天之上,清氣只是一種泛指,其實種類繁多,不勝列舉。

不過不管哪一種,大約都能“吃”。

“獨食太和陰陽氣,方能不死天既年。長年服食這種清氣,有益於壽數,更易成道。”

默默內省片刻,周迅吐出一口廢氣。

“就是還不夠純淨……”

“對於未成地仙之前的學道之人,還不需要這麼講究,可以將這種清氣作為食糧。”

食不厭精,越是修為高深,對於這種服氣的要求越高,也越精細。

對於地點,種類,還有時辰,服食之數,都有很嚴格的講究。

餐霞服氣,也是一種修行正道,以此得道者屢見不鮮。

即便是內丹派興盛的當下,這種法門依然佔據一席之地。

“崑崙仙光處,似乎這種清氣更多些,越是靠近,越是靈氣逼人。莫非這些清氣都是自仙界洩露而出?”

“又或者崑崙仙光,使人成仙的原理就在於海量的純正清氣?”

據說,光憑個人飛遁,難以抵達天光所在。

這句話,對,也不對。

至少此時他已經做到了。

這裡周圍是一片寂靜,空無,只留存著稀薄的清氣。

往下看去,下方是罡氣層,雲團,氣流不斷攪動。

然而這裡沒有,這裡已經瀕臨天之際,是人界的最高處。

到了這裡,天光更明顯了。

那灑下的光芒,猶如太陽一般耀眼。

滿天星斗,都在遠處徘徊,星光並不像想象之中的濃郁。

極目遠眺,除了寥寥幾顆微小的星辰真實,其餘包括太陽、太陰、熒惑,都不存在真實的天體,其星光來源於各方仙界的倒影。

太陽就是紫霄仙域的倒影,因為它最近;太陰對應伏羲仙界,因為它有幾處通道直接勾連此界

除此之外,熒惑、武曲、文曲、七殺、搖光或大或小,或遠或近,都是一些距離更遠的世界,在人界的倒影。

這種距離,不是方位上的距離,而是概念、屬性上的遠近,不是參透那一層,即便遁速再快,也抵達不了。

“不存在真正的星神嗎,只是純粹由仙界垂落的星光倒影,多次折射而造就的幻像。”

人界貧瘠,而且並不寬廣,對於天仙而言就顯得太狹窄了些,尤其是經過數不清的動盪之後,更是如此。

這也是飛昇之說的來源。

當人世不利於仙神居住時,自然要去往仙界所在,這是很樸素的需求需要一個容身之所。

又走了一會兒,靠近了天光垂落之處。

這裡是兩界通途。

另一面就是伏羲仙界。

無窮盡的仙光,自虛空之中的縫隙垂下,直到崑崙。

其中每時每刻洩露的仙界元氣,其數不可思議。

周迅就放開劍光,直接沐浴在其中,感受著元氣的滋潤。

處在這種環境之中,頓時感受到神清氣爽,脫去藩籬。

人界的環境,對於他而言,其實是一種束縛,相當於淺水池中養著的鯨魚,永遠都不自在。

“好大的手筆,這相當於本以仙界元氣,填補人界之不足,使得下界元氣不至於衰退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