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藥之功,借酒之力,起到補虛強壯和抗衰益壽的作用。
隨著釀酒工藝的進一步提高,藥酒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到了兩晉時期,民間製成的藥酒,不僅具有大麴酒的風味,而且還有中草藥的芳香及健身祛病之功。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雖然是一部農業專著,但書中也有釀酒專章,對浸藥專用酒的製作方法、釀酒經驗及原理等均作了詳細的說明。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我國的藥酒開始走出國門,製藥酒的方法傳至周邊國家並馳名海外。
隋唐時期,我國已釀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隨之而來,藥酒在民間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載的藥酒方就有80餘個,涉及補益強身,內、外、婦科等幾方面,並對酒與藥酒的毒副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針對當時一些嗜酒縱慾所致的種種病狀,研製了不少相應的解酒方劑,如治飲酒頭痛方,治飲酒中毒方,治酒醉不醒方等等。《千金翼方》還對藥酒的服法提了要求:“凡服藥酒,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達酒力,多少皆以知為度,不可全醉及吐,則大損人也。”《千金要方·風毒腳氣》中專有“酒醴”一節,共載酒方16個,《千金翼方·諸酒》載酒方20個,是我國現存醫著中對藥酒最早的專題綜述。
宋元時期,由於制酒事業的發展,藥酒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藥酒的種類和應用範圍均有明顯的擴大。宋代朱肱所著的《北山酒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論酒專著,也是繼北魏《齊民要術》後一部關於制曲和釀酒的專著。此書提到釀酒的曲也應用了許多藥材,如香桂曲配用了木香、防風、杏仁等藥物。可見當時對制曲原料的處理和操作技術都有了新的進步。當時,由於雕板印刷的發明,加上政府對醫學事業的重視,使當時中醫臨床和理論得到了發展,藥酒的功效也漸漸從臨床上升到理論。如《太平聖惠方·藥酒序》認為:“夫酒者,谷之精,和養神氣,性惟悍,功甚變通,能宣利胃腸,善導引藥勢。”宋代的各種醫藥書籍裡記載的各類藥方共有數百種。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也記載了不少適合老年人服用的保健藥酒。足見當時對藥酒的重視程度。這一時期藥酒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用於補益強身的養生保健藥酒逐漸增多。有些藥酒不但具有強身保健、治療疾病的作用,而且口味醇正,成為宮廷御酒。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 中醫藥酒(2)
發展至明代,釀酒業已頗具規模,建有御酒房,專造各種名酒。在此條件下,明代的醫學家在整理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創造出許多新的藥酒方。《本草綱目》中收集了各種藥酒方200餘種,詳細闡述了各種藥酒的製作和服法。同時,在明代醫學書《普濟方》、《奇效良方》、《醫學全錄》、《證治準繩》等中也收集了大量的藥酒配方。當時,民間作坊已有藥酒出售,如羊羔酒、慧仁酒。不僅如此,老百姓自飲自釀的酒中也有不少藥酒,如中秋節的桂花酒等。可見,在明代,藥酒的製造和使用已逐步深入到民間,既有前人的傳世經典之作,又有當代人的創新之舉。
到清代,創造出新的藥酒配方,藥酒的品種更加豐富,養生保健藥酒甚為流行,尤其是宮廷補益藥酒空前盛行。清代乾隆初年,有一類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茵陳露、山楂露等等,它們為藥酒店用“燒酒以蒸成”的各色藥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壽延齡”之功,故多為士子所嗜飲。“燒酒以蒸成”的藥酒大量出現,可進一步地證實清代用白酒作溶媒劑的工藝已逐步普及。當時在清宮佳釀中,也有一定數量的藥酒,在乾隆的6個長壽醫方中,酒劑佔了3個,即龜齡酒、松齡太平春酒、春齡益壽酒。當時慈禧常用的藥酒是夜合枝酒。
民國時期,由於我國戰亂頻繁,藥酒研製工作受到一定影響,進展不大。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對中醫中藥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藥酒的生產逐步走向標準化和工業化,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目前,藥酒的發展,不僅逐漸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要,而且打入了國際市場,博得了國際友人的歡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藥酒作為一種有效的防病祛病、養生健身的可口飲料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當我們瀏覽中華醫學寶庫的時候,便會發現幾乎無藥不可以入酒,而凡有疾又皆能以藥酒療之。一杯氣味醇正、芳香濃郁的藥酒,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佳釀美酒的享受。
2。 酒的藥用價值
我國曆代醫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酒既是興奮劑,又是較高階的藥物。它是用穀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