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鑽頭一樣,深深的楔入了日軍地防線。很快就攻到了日軍城防的第三層防線之下。要說這第三層防線以後是鬼子最下功夫的。鬼子利用城關建築物,構築了重點支撐點式的防禦,外壕交通壕、地堡群、鐵絲網、地雷、梅花樁、絆腳索、鹿砦,外壕底部佈滿了尖子向上的木樁、竹扦,還有封鎖底部地暗堡;而且吸取了之前被戰鬥工兵營趙蠻熊他們挖坑給坑了地教訓,日軍也開始挖起坑來。全軍趁夜行動,在城牆外四、五米遠處構築了一道護城壕,深寬各三米多,壕前把能翻出來當障礙物的東西都擺了出來…………包括城裡冬天吃剩下地爛白菜幫子都不例外。火力點是明暗結合、上下結合、壕內與城內結合;而且以城牆為依託,在牆上原有工事基礎之上,有增修了各種地堡、單人掩體、交通壕,並在城牆下築有暗道和闇火力點。各據點間均有電話聯絡,一有情況,即可呼喚城內炮兵支援。而且鬼子那個裝備了笨重的96式重加農炮的重炮兵大隊也是進攻一方的巨大威脅。
應該說,佯攻義縣的部隊乾的還是很不錯的。就在山海關方向的部隊還在和日軍進行反覆爭奪的時候他們已經打到了城根地下。這一點所有人都始料未及。錦州攻防戰對於八路軍來說也是破天荒的頭一回。畢竟就在一年多前這支部隊還是一支主要進行遊擊戰或是中小規模運動戰的輕裝部隊。而現在卻在跟日本人打一場徹頭徹尾的攻堅消耗戰。沒有經驗也是難免的。不過義縣方面的進展卻讓整個參加戰鬥的部隊欣喜若狂。現在八路軍方面每個人都摩拳擦掌。但是現實告訴他們,要想攻城成功貌似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至少魏元坤就碰了一個大釘子。攻到城下之後,為了查明守城日軍防禦情況,呂正操司令員從魏元坤的第二百五十團抽調了一個連,在炮兵支援下對義縣城西發起了一次試探性攻擊,結果不到十五分鐘就被日軍的機槍大炮給崩了回來,僅僅是一次試探性攻擊。一個排的人就扔進去了。這樣地結果令所有人都心驚肉跳,看來鬼子就是鬼子,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要想攻城成功,還得需要更多的準備。
好歹有了一次試探性攻擊,大夥也算是有了心理準備。在負責指揮攻城的呂正操司令員的指揮帶領下。各部隊組織排以上幹部多次進行險地勘察,結合沙盤進行戰術推演,在相似地形上進行爆破、架橋、攀登、突破等臨戰訓練。戰術動作達到了協調一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戰鬥編組和攻城物資準備。而魏元坤更是每天都到現地勘察,從他負責地城西南角,對城男外圍地形及敵城防工事。在距義縣城牆二三百米的近距離上進行了詳細觀察。此刻第二百五十團因為之前的卓越表現。尤其是戰鬥工兵營趙蠻熊挖坑挖出來地戰績,使他已經成為了攻城的主力部隊。而呂正操司令員透過觀察也發現,城西本師預定突破地段地形複雜,工事林立,乃是敵防禦重點,且不利於構築炮兵發射陣地,之前的試探性進攻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由此突破會造成較大傷亡,延緩戰鬥程序;而城西南除了吳家小廟幾處據點群外,是一片千餘米的開闊地。射界良好,雖然不利於部隊接敵運動,但可以透過挖掘交通壕改造地形,變不利為有利,而這正是編有戰鬥工兵營地二百五十團所能發揮威力地地方。而且此處城牆不遠處有一條橫向小山崗。是理想的炮兵陣地。便於發揚炮火威力。權衡利弊之下,指揮部認為:從西南角至正南一段上突破最為有利。至於主攻的任務。則交給了魏元坤率領的第二百五十團。
當天晚上,接到主攻任務的魏元坤親率參謀人員測算了開闊地精確的距離和麵積,根據其土質,測定了交通壕的長、寬、深及要彎曲而增加的長度,並充分考慮作業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概算出了施工所需地兵力和時間。當天晚上,第二百五十團除了留1個營的兵力擔任警戒任務,其餘的兩個營和其他部隊全部趁著夜色掩護進入開闊地,按白天反覆勘察確定的路線實施土工近迫作業,逼進敵陣。挖交通壕。為了減少傷亡,師裡規定分段挖壕,首先讓戰鬥工兵營上前以臥姿作業,側身挖掘,先挖成單人掩體,然後繼續前進挖掘,剩餘工程交給後續部隊。後續部隊則將擔任掩體加深、拓寬,然後由點成線,不斷拓寬延長。同時還規定,作業時一定要保持肅靜,不準弄出聲響驚動敵人。這天夜裡,沒有月光,夜色朦朧。鬼子因為之前被諦聽小組和座山雕他們的夜間狙擊給打怕了,甚至連打幾槍放幾炮投擲照明彈都變得小心翼翼地,因此作業部隊雖然小有傷亡,但因組織工作做得嚴密,各營動員深入,交代明確,幹部戰士都能按規定作業。日軍似有覺察,但並未能判明真實情況。天亮後,兩條通向城牆地交通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