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但與中原一般寺廟格局不一樣,就是藏地也沒見過這種佈局的。”胖妮兒補了一句,藏地她來過,也去過許多名剎大寺,確實是沒見過這種佈局的。
“因為這本來就不是寺廟的風水格局,而是大富之家的風水格局。”
“大富之家?”胖妮兒不止是不相信,簡直是有些難以想象。“那你說這到底是什麼局?”
“這種格局的建築原多為豪富徽商所用,後晉商也偶有效仿的,是叫做‘貔貅吞食’的格局。此處以寺門為口,小徑為舌,半環大道連兩市為前雙爪。三層疊臺分別為唇、鼻、額,白塔為貔貅角。轉輪廊端中為鼻後的梁貫山根。雙殿並列為眼,高牆連線山體,是以天梯山為貔貅身體。”
“你這一拆說還真是這麼個局理兒。可這寺廟中的喇嘛怎麼會刻意將廟宇建成這樣一個風水局,或許是巧合吧?”胖妮兒說。
“不應該是巧合,你們從那小徑的滑貼,從兩市的對稱,以及寺廟中各建築位置的準確度來看,怎麼都不像是巧合。”魯一棄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且你們從寺廟之中的建築手法來看,都是平高臺,陡落階,貫長廊,四圍院,這些都是最適合坎子家預設坎扣的建法。”
劉隻手聽到魯一棄的分析,不住地在點頭,因為那金頂喇嘛寺他已經不止一次進入。雖然每次都是以禮佛敬拜的身份進入的,卻是將大多的部位都摸了個清楚,知道了其中坎扣的大致情況。
“的確不是巧合,就是這麼回事。”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養鬼婢也輕聲地開口了。“我在朱家時就曾聽說過,朱家為了重掌天下,恢復帝家身份,不但招羅各種奇人異士,而且還在各地設下堂口和明、暗點蒐羅經營錢物,以用作各種活動的資金。據說朱家每年的開銷中,幾乎有一半是由一座寺廟堂點兒提供的。以前我真不知道是哪座寺廟,今天終於知道,他們在如此偏僻地方還有這樣個聚寶盆。”
“這麼說那喇嘛寺是朱家的暗巢子了?”胖妮兒的追問有些弱智。
“那還用說,這之前我總以為據巔堂是朱門在此地的力量,金頂喇嘛寺或許只是朱家的一個江湖朋友或者之間有什麼利益上的互通。可沒想到就連那金頂活佛都是朱門中人啊!”劉隻手心中不由生出些寒意來。因為如果連寺中活佛都是朱家人的話,那麼就等於說腳下這片地域上,不管是哪一族、那一部,也不管是窮是富,為牧為商,有力無力,都是受他朱家控制和操縱的,因為他們全是信奉活佛的。墨家的一個暗點幾個人,能在此地混跡了這麼久,也真實屬僥倖。是因為此地外來商客多,也是因為墨家門人都是憑其他方法能力討生活的,要不然早就被朱家人辨形兒了。
“既然連活佛都是朱家人,那我們夜裡破牆而走的事情肯定很快就會傳到寺裡。然後這山下所有的人都會注意到我們,特別是我和夏小妹,因為我倆被盯過一趟了。”劉隻手說。“哎呀,不好!我布在外圍的那些‘趟鈴子’(散佈在各處蒐集資訊和送發警報的手下。)都沒來得及通知,可別在回暗點的時候和朱家人碰鼻子了。”
“照你這麼說,山下我們已經沒有地兒可去了?”胖妮兒問。
“不知道,要是我門中的那些‘趟鈴子’轉機得快,沒讓對家套了索子,他們這些本地本土的倒說不定能找到些穩妥的點兒。唉,要是我們沒給盯墜兒就好了,那事情就沒這麼麻煩了。”劉隻手安排外圍的“趟鈴子”都是守護“天”寶的後人,他們對周圍情況熟悉,又是長久居住此地的熟面孔,做什麼事都不容易引起懷疑。
“這話說得跟沒說差不多。你就不要費氣、費唾沫地噪呱了,讓一棄哥把寶構的準地兒瞄好了,我們啟寶鎮**完事走人!”胖妮兒突然對劉隻手發火了,大家心裡都清楚,是因為劉隻手又觸到她跌份兒的事情了。
第四十四節 望感局3
胖妮兒的這句話提醒了魯一棄,自己來的正事還沒做。這話一叉瓣兒就忘時辰了,說不定據巔堂換班的手下一會兒就快上來了。
於是他微閉雙眼,聚氣凝神,身心都趨於自然。然後從凡胎**之中幻化出一個無形的自己,並把他直投向那座寺廟、那座山。
感覺是迷濛的,就像山下準備早飯的裊裊炊煙。此時山下街市上已經有人走動了,起得早的人們吃過早飯後開始出來討生活了。
魯一棄在這迷濛的感覺中尋找著亮點,也是一個氣躍點、寶耀點。可是與以往相比,這次的尋找是艱難的。不是沒有這樣一個亮點,恰恰相反,而是有許多個亮點。那些氣躍點數量上是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