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為統一對敵鬥爭力量,經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批准,兩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區。1941年7月1日,新的冀魯豫區黨委成立,張霖之任書記。7月7日,新的冀魯豫軍區成立,兩區所屬主力部隊統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楊得志任第2縱隊司令員,楊勇任縱隊副司令員,崔田民任軍區司令員,蘇振華任縱隊兼軍區政委。9月初,成立新的冀魯豫邊區行政主任公署,晁哲甫任主任,段君毅、賈心齋任副主任。
1941年5月,日軍根據其年度作戰計劃,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大規模的 “掃蕩”。面對日軍規模越來越大的“掃蕩”,6月21日,八路軍總部給各部隊發出指示,指出:中條山戰事結束後,日軍逐步抽出中條山周圍據點的兵力,自本月起北運東運,轉至平漢路、同蒲路北段及正太路;駐滿洲日軍第8師有入關開華北說。“敵人有可能以‘掃蕩’中條山的經驗,運用到我各個根據地來,以集中優勢兵力分割槽‘清剿’,企圖徹底殲滅我軍。自從16日起,敵集中近4萬人,向我冀東盤山之狹小山嶽地區圍攻,迄今仍未終止,我損失很大。此即為敵毒汁之一,應引起我各部嚴重注意”;各部應經常注意敵人動態,“敵人果然施展其毒計集中極優勢兵力向我某一地區進攻時,該區之部隊應盡一切方法取得外圍之配合,同時加強技術的準備,多制地雷、炸車毀路器具,只有如此,才不至被敵各個擊破……各部須立即進行準備工作,以免臨時倉皇。”1941年度日軍作戰計劃一再強調“重點集中力量統一”,也就是要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逐一毀滅各個抗日根據地。此次日軍“掃蕩”重點首先就是其統治中心北平四周的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集中4萬餘人於5月29日~7月21日圍攻冀東抗日根據地,集中2萬餘人於6月10日~7月10日圍攻冀中北部——第10軍分割槽,繼於8月14日~10月10日集中7萬餘人“掃蕩”平西、北嶽區。與此同時,日偽於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