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本發生衝突,對日本侵略中國採取了中立立場和不干涉態度,並謀求締結蘇日互不侵犯條約。
日本侵華戰爭的勝利,使法西斯軍部在國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也使日本財閥獲得了高額的利潤,財閥轉向支援法西斯而拋棄了政黨,使日本法西斯的勢力更加膨脹。在侵略戰爭的推動下,日本渡過了經濟的蕭條,進入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就刺激了日本的擴軍備戰和進一步加強軍事工業,加快建立戰爭經濟體系,逐漸形成以軍事工業為中心的經濟高漲局面。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迅速增長著。對中國東北的佔領和掠奪,更加快了日本擴大侵略戰爭的步伐。它把這塊剛剛掠奪到手的中國領土,迅速變成了南下進攻中國腹地和南洋,北上進攻蘇聯的最大的戰略基地。
因此,“九·一八”事變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亞洲的範圍。它不僅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向世界爭霸對手進攻的開始,從而揭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侵略戰爭的序幕。然而,對如此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國聯和列強卻採取了縱容侵略者,壓制和損害被侵略者的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不僅未給侵略者以任何實際的懲罰和制裁,而且對日本最野蠻的侵略罪行給予預設。日本法西斯摸到了底蘊,受到了鼓舞,為便於為所欲為自由行動,索性於1933年3月27日宣佈退出國聯,擺脫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束縛。這就打破了原有的勢力均衡,等於破壞了所有的國際協定,宣佈了國際聯盟的軟弱無力。
從此,一個好戰的、侵略成性的日本帝國主義勢力,在東方無阻擋地急劇滋長著,成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早的戰爭策源地,成為重新瓜分世界的罪魁禍首。
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華民族面臨存亡的危機,全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在反對國民黨政府反動軍事“圍剿”的極端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