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東各地及新四軍各部隊中進行堅決自衛的緊急動員和軍事部署,同時,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和蘇南部隊也積極準備接應新四軍皖南部隊北移。
二、皖南事變爆發,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現嚴重危機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抗敵報》發表長篇社論《臨別之言》和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的《告皖南同胞書》。4日晚,新四軍皖南部隊共9000餘人編成3個縱隊按照擬定的路線,由雲嶺駐地先向東南行進,繞道茂林,準備經三溪、旌德、寧國、郎溪,沿天目山麓進至溧陽蘇南根據地,爾後待機北渡長江,向江北轉移。
由於連日大雨,皖南部隊行動受阻,至5日15時才到達茂林地區。7日,在星潭附近即遭國民黨頑軍第40師攔擊。8日,被迫改向西南廉嶺、高嶺方向行動,又遭頑軍第79師阻擊,不能前進。遂又改向西北茂林方向突圍。此時,頑軍新編第7師、第144師已佔領雲嶺、茂林等地,第40師和第144師加緊從東、西兩個方向對皖南部隊發動進攻。葉挺指揮部隊頑強抵抗,激戰一日,終將頑軍擊退,皖南部隊轉移至茂林以東5公里處的石井坑,準備整頓隊伍繼續突圍時,又遭頑軍第40、第52、第108、第144師等部的圍攻。
皖南部隊寧死不屈,浴血苦戰。
12日,中共中央電告周恩來:“新四軍全軍東進,行至太平、涇縣間之茂林,被國民黨軍隊重重包圍已六天,突不出去”,“望向國民黨提出嚴重交涉,即日撤圍,放我東進北上,並向各方面呼籲,證明國民黨有意破裂”。'中央檔案館,《皖南事變》(資料選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頁。'
周恩來立即向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顧祝同等分別提出嚴重抗議。在給蔣介石的信中,周恩來要蔣立即下令國民黨部隊撤圍,給北上的新四軍讓路。
蔣介石表面上雖答應下令查處,但背地裡卻督令顧祝同加緊圍攻,務期“一網打盡,生擒葉項。”
12日,國民黨頑軍5個師對被圍的新四軍皖南部隊實施向心合擊。葉挺指揮部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繼續與頑軍作殊死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至14日,除2000親人突出重圍外,其餘6000餘人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葉挺在與頑方作最後談判時被扣,項英、周子昆被叛徒殺害,袁國平突圍時犧牲。被俘的指戰員被押送到上饒集中營,遭到慘無人道的迫害。這就是蔣介石蓄意製造的親痛仇快、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蔣介石一不做,二不休,竟於1月17日晚,令國民常中央通訊社釋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通電和發言人談話,反誣新四軍“危害民族,為敵作倀,喪心病狂,莫此為甚”,悍然宣佈新四軍“抗命叛變”,著將該軍番號撤銷,軍長葉挺革職,“交軍法審判,依法懲治”。'《皖南事變》,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頁。'
這就把第二次反共高潮推到了頂點。
周恩來來得後,立刻打電話給何應欽,義憤填膺地痛斥產:“你們的行為,使親者痛,仇者快,你們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應欽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隨後,又乘車到國民黨談判代表張衝外,當面提出質問和抗議。'《南方局黨史資料大事記》,重慶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頁。'
由於國民常頑固派的倒行逆施,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終於出現了嚴重危機。
三、打退第二次反共高,繼續高舉團結抗戰的旗幟
皖南事變爆發後,全國上下一致反對內戰,要求團結抗日。為了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中共中央決定:仍以抗日大局為重,堅持又聯合又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的政策,在軍事上嚴守自衛,在政治上堅決反擊,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
1月8日,中共中央發言人發言談話,全面揭露蔣介石製造皖南事變、摧殘抗日力量的罪行和1月17日命令的反動實質,強調指出“過去內戰之悲慘局面,又有重演之勢,三年半全民抗戰之英勇業績,有中道而廢之可能。”強烈要求:嚴懲陰謀消滅新四軍皖南部隊之罪魁禍首;釋放所有被俘之新四軍將士,保障葉軍長等軍政幹部之生命安全;撫卹新四軍皖南部隊死傷將士及家屬;停止華中數十萬大軍之剿共戰爭;平毀西北之反共封鎖線;停止全國各地殘殺逮捕共產黨員及愛國人士的犯罪舉動,釋放一切愛國的政治犯;肅清何應欽等一切親日分子;反對一切破壞抗戰、破壞團結之陰謀計劃;嚴整抗日陣容。堅持抗日到底。'中央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