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敵軍對行唐、平山、靈壽、曲陽、唐縣一線逐步侵襲。在該區主力部隊與敵後武工隊、小部隊的夾擊下,敵人的計劃遭到失敗。4月19日,敵華北方面軍第110師、獨立混成第8、第3、第4旅各一部共1。2萬餘人,分別從平山、靈壽和五臺、靈丘同時出動,向阜平以南的陳莊為中心的北嶽弟4軍分割槽進行合圍,企圖消滅第4軍分割槽部隊。第4軍分割槽堅持內線鬥爭的部隊就地分散遊擊,不斷阻擊和側擊敵人,並在與敵爭奪白花山、九龍山等制高點的作戰中,給敵以重創;同時,以武工隊、小部隊深入敵人後方,分別襲擊桃林坪、白家河,陳莊、大灣等敵人新建立的據點,殺傷敵人。到28日,粉碎了敵人對第4軍分割槽的“掃蕩”。

4月29日,日軍將“掃蕩”重點轉向阜平東北的軍城地區,企圖消滅第3軍分割槽部隊。第3軍分割槽部隊在民兵配合下,以分散作戰、冷槍射擊、地雷戰等打擊敵人,迫使其於5月15日撤退。在這次反“掃蕩”作戰中,北嶽軍民共殲敵1700餘人。至1943年底,北嶽區共恢復和發展了2000多個村莊,建立了5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爭取了對敵鬥爭的主動權。冀中區為執行武工隊的任務,將連隊改為小連大班制,全面展開了分散的群眾性的游擊戰爭。

冀中根據地的許多地區,不僅形成了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地道網,而且還形成了房上、地面、地下三通、能打能藏的立體戰鬥地道體系。冀中區軍民充分利用縱橫交錯的地道,同敵人展開艱苦卓絕的鬥爭,極大地發展了地道戰、地雷戰,創造了“院落伏擊戰”、“化裝奇襲”等新戰法。滿城民兵配合游擊隊,攻克和逼退敵據點、碉堡42處。活躍在白洋淀的雁翎隊及大清河上的水上游擊隊,利用河川湖泊、蘆葦草蕩,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僅在王寨附近的一次戰鬥中,即斃傷日偽軍50餘人,截獲大貨船數十艘。冀中軍民經過各種鬥爭,使許多小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大大改善了鬥爭的環境。冀東區也適應鬥爭形勢的需要,派出大批武工隊、小部隊,深入到豐潤、寧河、灤縣、遵化、玉田等敵後地區,開展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攻克敵據點40餘處,基本上恢復了原有的基本區,並開闢了北寧鐵路以南、灤河以東的部分新區。與此同時,薊(縣)遵(化)興(隆)游擊隊和長城工作團再度出關,開展各種形式的鬥爭,逐步恢復和重新建立起了熱南山地抗日遊擊根據地。

晉冀魯豫邊區各軍區遵照1943年1月太行分局高幹會的精神,積極貫徹“敵進我進”的方針,全區共派出近1000支武工隊和小部隊,開展變游擊區為根據地及在敵佔區建立隱蔽的遊擊根據地的鬥爭。日軍第1集團軍在完成對駐晉東南地區的國民黨第24集團軍誘降之後,於5月6日,以日軍3個師及偽軍一部共2萬餘人的兵力,分別由潞城、武鄉、左權、林縣、陵川等地出動,對太行抗日根據地中心區進行梳篦式“掃蕩”,企圖消滅八路軍總部及第129師主力。當敵人開始行動時,八路軍總部和第129師已判明敵之企圖,乘敵尚未形成包圍之前,總部和第129師主力適時轉移到外線,向敵交通線展開破襲戰。第129師一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裝及1。5萬多名參戰民兵,堅持內線鬥爭,以冷槍射擊結合地雷戰打擊敵人,保衛群眾利益。太嶽和冀南軍區部隊分別對本區內的白晉和平漢鐵路展開破襲戰,有力地配合了太行軍民的反“掃蕩”作戰。在太行、太嶽、冀南3區軍民的聯合打擊下,“掃蕩”太行區的日偽軍被殲滅2500餘人,並於5月下旬撤退,太行軍區將平漢路西側的廣大地區,大部恢復為遊擊根據地。太嶽軍區爭取和瓦解了部分偽軍,開啟了高平、晉城以北,及長子、青城、沁水、曲沃、翼城、沁縣等邊沿區的鬥爭局面。冀魯豫第1軍分割槽恢復和發展了1140個村莊,並在齊河、茌平、禹城間開闢了一塊新的遊擊根據地。冀南軍區在偽軍偽組織中,建立了“抗戰復仇同盟”、“迴心社”、“忠義社”等秘密組織;冀南第2、第3、第6等3個軍分割槽,在敵佔區秘密建立了573個民兵自衛隊等組織,打擊偽鄉、村政權及漢奸。經過一年的鬥爭,冀魯豫、太行、太嶽和冀南等根據地,由武工隊和小部隊恢復和擴大的面積,約佔全年恢復和發展總面積的3/5。其中,冀南軍區拔除和逼退敵據點140餘處,恢復和開闢了10個縣,約佔冀南全區面積的1/10。

晉綏軍區遵照毛澤東關於“把敵人擠出去”的指示,於1943年初,從主力部隊抽調了一批幹部和戰士,加強地方武裝的領導和民兵建設;又從部隊和地方抽調320多名有鬥爭經驗的幹部,加強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