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皇帝也沒有興趣弄明白這架奇怪的大表到底是做什麼用的。他關心的是裡面的機關訊息是不是與以前見過的鐘表有什麼不同。然而,據中國匠人彙報,並無新奇之處:據派出學習之西洋人及首領太監、匠役等僉稱,連日留心看得大表內輪齒樞紐運轉之法,並無奇巧,與京師現有鐘錶做法相同。

皇帝因此對它就沒了興趣。

至於地球儀,皇帝更看不上眼。因為這東西康熙的時候就傳到中國來了。寧壽宮、樂壽堂裡的地球儀已經放了上百年了。英國人想要透過地球儀展示的是他們的地理知識和航海成果。“該地球儀標有受英王陛下之命在世界各地遠航所發現的新地方,並畫出所有這些遠征的航海路線。”而這些奇怪的地名和符號,皇帝根本看不懂。況且翻譯也沒有提到什麼新航線的問題,只翻成:“天下萬國四州山河海島,都畫在球內。亦有海洋路道,及畫出紅毛船隻。”

對於那架“地理運轉架”,皇帝和中國官員只注意到了其座架花紋一般,不如宮中舊藏:“地理運轉架一件……座架上裝飾花紋尚不及景福宮儀器精好。”

唯一引起皇帝興趣的是帕克透鏡。英國天文學家在皇帝面前賣力地做著各種示範。他將一塊金屬放在透鏡前面,一會兒工夫,金屬熔化了。皇帝十分驚奇,由此得出了結論:“無論透光鏡或望遠鏡的原料都是玻璃,同一種東西透過歐洲人的技巧而做出不同功能的儀器來。”

這真是典型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不過皇帝並不以為奇。西洋人的長處就在於製造這些淫技奇巧而已,於人生日用並無大的裨益。試想,誰會用這樣笨重的傢伙來點火呢?只有和砷表現出了漫不經心的興趣和一定程度的敏銳。“和砷用它來點他的菸斗——似乎這個儀器只是個‘笨重的打火機’——並提了幾個問題:‘是否可以用這透鏡去火攻敵方的城市?陰天時它們如何起作用?’但他並不聽回答。”

帕克透鏡的表演以鬨堂大笑結束:“一個冒失的太監伸出手指被燒痛了,匆忙把手縮了回來,這引起了鬨堂大笑。示範表演就到此為止。這太可憐了。”

皇帝又看了一眼氣壓計,確定了他的失望。“他看了一眼氣泵,臨走時冒出這麼一句話:‘這些東西只配給兒童玩。’”

在禮品中,英國人最希望中國人重視的是“君王”號的縮小模型,這是一艘裝備著一百一十門大炮的戰列艦,是英國艦隊中最出色的戰船。如英國人所願,皇帝被它吸引了片刻。但是他提的問題卻遇到了翻譯上的困難。

皇帝掃興地走了。不過基於他不同尋常的英明偉大以及他的軍事素養,他後來還是補看了一下英國火炮的演練。不過很不幸,他們沒有用英國炮手。“來了一名官員,他要求把炮彈即刻送到圓明園去試射。但中國人自以為技術熟練,沒有要用我們的炮手。”

這次沒有英國人目擊的演練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過從此之後,這些歐洲的最先進的迫擊炮就再也沒有被搬出來用過。總的來說,皇帝認為英國人是一個愛吹牛的民族,開始所稱的極大極好的貢物,只不過是“張大其詞”,很多甚至比不上中國人自制的“精巧高大”。

皇帝總結說:

現今內府所制儀器,精巧高大者,盡有此類……至其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

英國使團還有一樣撒手鐧。這雖然不是什麼高精尖產品,但使團成員幾乎個個認為它會在中國開啟銷路,這就是英國馬車。

中國馬車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大的變化。由於車輪是木製的,座位位於輪軸上方,人正好坐在重心上,又沒有彈簧等減震裝置,因此乘客飽受顛簸之苦。坐上幾十里路,往往困頓不可言狀。

英國人馬上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甚至皇帝坐的馬車也是一樣的不舒服:“皇帝轎後有一輛二輪馬車,式樣笨重,又無彈簧座位,同中國的普通馬車相差無幾……同英國贈送的舒適、輕便、華麗的馬車比較起來,上下懸殊簡直無法比擬。”(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而中國人乘坐英國馬車的感受也讓他們信心大增。斯當東寫道:“特使在這段路上乘坐從英國帶來的馬車。從北京到韃靼區這條路上,這樣規模的大馬車,大概首次遇到。特使有時約請幾位同行的中國官員進到車來同坐一起。中國官員最初怕車身太高,容易傾覆,特使告訴他們絕對安全。他們坐在車上,看到各種靈巧設計,嘗試到舒服的彈簧座位,可以隨意開關的玻璃窗和百葉窗,車子走得又穩又快,他們樂不可支。”

如果說皇帝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