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多久,就有人找到花枝巷,打聽華大夫的事情。
得知華大夫得了癆病,那人臉色大變,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心不甘情不願走了。
過了一段時間,又有訊息傳出來。
風流好色的慶佑帝,命保住了,但臉上身上的皰疹痕跡無法消除,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經歷這番變故,他整個人變得十分暴虐,時常打罵虐待身邊的內監。
與其同時,京城開始流行起一個叫《女家主》的話本子。
故事情節很簡單,商人世家的家主意外過世,遭逢鉅變,登時外憂內患、人心不穩、風雨飄搖。
危急時刻,人人躲避,但家族的嫡長女在這時站了出來,力挽狂瀾,最終獲得整個家族的認可,被推舉為新的家主。
這出戏,是由我執筆,袁鑫榮親自潤色的。
之前,我憑藉著話本子,成功與宋如松和離,走向新生。
這麼好的利器,怎麼能不用呢?
聚歡樓是這個話本子的發源地。
此外,又訂了一個規矩,說書先生但凡肯講這話本子,就能拿到神秘人給予的補貼。
有錢相誘,加上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很快就流行起來。
之所以折騰這一出,自然是為了給頤蓮公主造勢。
除此之外,我又按照自己腦子裡的知識,編造了一些神蹟、祥瑞等,弄得神乎其神。
這些事,我只需要出主意就行了,該怎麼執行,頤蓮公主自然會安排妥當。
頤蓮公主在民間名聲一向很好,這次又站出來,以一己之力扶大廈之將傾,使無數百姓免受戰火之災,功勞無人能比,口碑更上一層樓。
如今,刻意使出手段造勢,頤蓮長公主得到如潮讚美,被百姓們奉若神明。
雖說頤蓮公主手握重權,不必太在意這些,但能得民心,到底是美事一樁。
為此,頤蓮公主還特意給我寫了信,記我一功。
慶佑帝成為廢人之後,絕口不提回京之事。
他雖然身體殘了,性子變了,腦子還是沒壞的,知道自己已經沒辦法當皇帝了,沒必要自取其辱。
說起來也挺悲催的,慶佑帝雖然廣納美色,子嗣卻艱難,膝下只有一個女兒。
我估摸著,他應該有生育方面的疾病。
兵不血刃廢了慶佑帝,確實是上上策。
到了五月中旬,賢敏太后氣勢洶洶卻回來了。
聽說,賢敏太后離開前,與慶佑帝發生過多次爭執。慶佑帝被她罵得抬不起頭,卻還是不肯改變主意回京。
賢敏太后無可奈何,只能獨自回來了。
她一回來,就將頤蓮公主叫到身邊,訓斥了一頓,罵她越俎代庖、牝雞司晨,又說慶佑帝有旨意,要從皇室中選擇合適的宗室子弟,立為嗣子,繼承皇位。
賢敏太后大張旗鼓,根本沒有避著人的意思,甚至特意讓人四處張揚造勢,因此很快就傳得人盡皆知。
皇位的吸引力驚人。
皇室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幼孫幼子的,彷彿被打了雞血一般,上躥下跳找門路,爭相到太后和太后母家跟前獻殷勤,倒是讓太后春風得意起來。
私底下議論時,春香一直皺著眉,困惑道:“頤蓮公主是太后的親生女兒,太后只有兩個親生兒女。按理,那一個廢了,要是剩下的頤蓮公主得了高位,於太后是最有利的呀,為什麼她如今要鬧這一出?當皇帝的人是男是女,真有那麼重要嗎?”
小敏淡淡道:“別說你疑惑,就是公主也百思不得其解,一直追問,太后卻只罵她不配,旁的一句都不肯說。”
“後來,還是袁大人代為解了惑。袁大人推斷說,太后是一個權力慾很重的人。慶佑帝性子軟弱,對太后幾乎言聽計從,很少違逆。太后已經習慣了,欲罷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偏向於選一個年幼的嗣子。”
我立刻明白過來,敲著桌子道:“要是真讓她如願,來日她垂簾聽政,自然名正言順。要是得那個位置的是頤蓮公主,以頤蓮公主的性子,絕不會受她擺佈。”
我嘆了一口氣,接著道:“說起來,皇室反而是最無情的,權力至上,利益最大,親情、血緣什麼的,都可以被拋在腦後了。”
小敏頷首道:“確實如此,不過不必擔心,公主都安排好了,穩操勝券。”
她細細解釋道:“太后下令,要在三天之後,召集文武百官,在勤政殿議定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