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他早知道母后肚子裡有了小妹妹,只是沒想到一夜不見,小妹妹就變成了包在襁褓中的大活人,會瞪著一雙眼睛看他,用手指戳一下軟得人心慌。
他轉頭看著越羅,“母后,把我的玩具都送給妹妹好不好?”
“妹妹還小,還不會玩這些呢。”越羅道。
冬生苦惱的皺著眉頭想了想,又道,“但是等她長大了就會玩了!”
“這當然好,但都送給妹妹了,你自己玩什麼?”越羅點點頭,含笑問。
冬生一臉正色道,“我長大啦,要跟著先生們唸書寫字,不能再玩了。”然而臉上分明還掛著對玩具的不捨與痛惜,只是努力做出哥哥的表率罷了。
越羅眉頭一挑,“這是誰教你的?”
“嬤嬤們說做兄長要讓著妹妹。”冬生顯然也意識到了不對,小聲道。
越羅伸手摩挲了一下他的頭頂,心生憐愛之意。雖然李定宸已經竭力替冬生減輕負擔,沒讓他小小年紀就擔上皇太子的擔子,可既然身份如此,那麼多人都盯著他,有些東西就免不了。
雖是小事,卻不可輕忽。她看了李定宸一眼,他就拉著孩子出去教訓了。
不一時冬生回來,身後跟了許多人,搬著幾個箱子,他臉上帶著放鬆的笑,沒了之前的不捨,對越羅和江太后道,“祖母,母后,我把一半的玩具分給妹妹,等妹妹長大了,跟我一塊兒玩。”
越羅思索再三,還是沒將冬生身邊的嬤嬤換了,只是著人申斥了一番,讓她們心裡有數,往後謹慎行事。免得突然換人,讓冬生心中不安。但往後會多關注這些小處的問題,免得叫人趁隙而入
。
公主降生,在宮中是大喜事,民間也是一片歡慶,但朝堂上反倒沒引起多少波瀾。
雖然皇帝對這位掌珠的珍愛有目共睹,但畢竟是女兒。當初冬生出生的時候,他可是特意派人去幾位重臣家中傳旨,可見有多興奮,這回卻低調多了。
不過很快,他們這種想法就被打破了。
小公主的滿月宴上,皇帝不但下旨冊封皇長子為鄭王,還將皇女封為陳國公主。
中唐以前,公主封號多為國名或郡縣名,而公主們生長於天家,能力才幹與野心都不少,因此頻頻生出外戚之亂。至唐時,先後有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欲效武皇舊事,因而也為皇室所忌,伺候公主的封號,多為美稱,即使以郡縣或國名,也都只是虛有其名,而無實封。
至前朝,公主雖是金枝玉葉,卻越發不受重視,沒有一個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全都默默無聞,庸庸碌碌。本朝延續了這種風氣,公主們既不需要和親,也不能夠參政,就連駙馬也要選小戶之家的平庸者任之。
如今皇帝一改風氣,將一個剛出生的女嬰封為公主,封號還是國名,自然也給朝堂帶來了震動。
沒有人會認為皇帝這只是單純的寵愛女兒,畢竟皇長子同時受封為王,封號同樣也是國名。
第106章 彈劾奏摺
新年剛過,因為公主降生,宮中陸續降下許多恩典,又適逢南海國前來朝貢,正是政清人和,太平有象,朝堂上下俱是喜氣洋洋。
但李定宸這道明旨一發,許多人的好心情就都打了折扣,開始琢磨起他這道旨意裡有什麼深意。
其實李定宸就是看他們知道生的是個公主就不在意的樣子,不高興了。女兒怎麼了?他李定宸的孩子,不論男女都必然十分出眾,豈能因為性別就被人輕視?
本來按照他跟越羅商量的,是要在這滿月宴上加封冬生為太子,如此一來,那些所謂的挑撥自然也就不成立了。但皇帝陛下一個不高興,就改了主意。
反正生的是女兒,也不必擔心太子之位不穩,既然如此,又何必急著晉封?
他就偏要給兩人同時封國,以示一視同仁。
就連越羅也是明旨發下之後,才知道此事。她倒是很快想明白了李定宸的心思,只覺得他這是在賭氣,倒也不甚計較。反正他總是這個性子,多少年了也改不了,既然無關大局,也就不必太在意。
反正大事上李定宸一向拎得清,不會胡來。
何況,看著朝中那些一本正經的老臣們變臉,倒也算是一件趣事。
最有趣的是他們還不能到李定宸面前來聒噪。因為給皇子和公主加封,這是早有成例的。李定宸這種寵愛孩子的程度,在歷朝歷代君王之中,只能算是平平。沒見這旨意發下去,連內閣四位相公都沒說什麼?
當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