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說是來責罵她的,那倒還算是可信,素節之死,只能說是她不願意照顧,從而出的意外,雖然可惡,但也馬馬虎虎的算是情由可原;可如果她承認了,那這居心就未免不良了,既然是來彌補關係的,那麼替楊春花照顧一下素節,正是最好的機會,為什麼她不肯照顧?這裡面可有些‘不忍言’的內情了”
王皇后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儘管不想承認,可是既然事情挑明瞭,想不想的也就這樣了,又不能把說出來的話,再給塞回楊春花的嘴裡去
她點頭道:“是的,楊春花說的是事實,我的確是來向她道歉的”
看小說請到( )
第八百七十七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
第八百七十七章王皇后也進了冷宮
長孫無忌的臉色刷地就變了,心想:“這個婦人,連說謊都說不好。你既然承認了是來向楊春花道歉的,那為什麼不趁機彌補關係?而且素節過世,這事你該當如何解釋?說是回去照顧太子的,可太子身邊有宮人照顧,就算哭鬧,也不急在一時地去哄,可楊春花這裡卻是沒有宮人伺候,難不成你把一個小小的嬰兒,就獨自留在了帳中?難道你不知道他是皇帝的親生兒子?這與理不合,說不通啊”
王皇后中途離開,不肯照顧李素節,的確是與理不合,正因為如此,現在就完全說不通了皇宮中的所有皇子,從理論上來講都是皇后的兒子,也就是她才是所有皇子,律法規定的母親,原則上來講比親生母親,和皇子們的關係,還要親密。當然,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極少有皇后比親生母親,對皇子更好的。
但是,律法就是這麼規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就算不是皇后親生的皇子,也不是養在皇后的宮中,可如果一旦以後繼承皇位,成為下一代皇帝,那麼這個皇帝必須要立皇后為皇太后,地位要高於親生母親。
既然如此,那麼皇后照顧好所有的皇子,這不是很應該的麼,怎麼可以分出遠近親疏呢?就算實際上做不到,表面總得裝裝樣子吧?把小孩子一個人扔下不管,這成什麼話?太不象話了
長孫無忌又問道:“既然你是來向她道歉的……嘿,真是難以相信,你為什麼要向一個品階這麼低的嬪妃道歉,權且就當你是來向她道歉的吧那麼,趁著楊春花不在,你替她照顧一下素節,不是正好算是道歉嗎,可以讓你們兩個人的關係,從此再無隔閡。你為什麼不替她照顧?我當時就在御帳之中,從時間上看,根本就沒有多久,不過是進來,說了幾句話,又出去罷了,這才多長一丁點兒的時間”
王皇后大急,她也上來火氣了,怎麼就解釋不通呢她急道:“我不是說了嘛,我是回去照顧太子的,難道太子不比素節重要嗎?”
她說這話的時候,如果從皇帝的角度來聽,倒是有些道理,太子是諸皇子之首,沒有哪個皇子比太子更重要了,這話倒也不算錯;可是,如果從父親的角度來聽,這話可就有問題了,都是兒子,哪有親疏之別?就因為硬把皇子分出不同來,李家皇族死了多少人了,現在還敢提這個,是在告訴李治,他不是一個好父親嗎?
對於現在的李治來講,身為父親的身份,要遠遠超過皇帝的身份,他首先是一個父親,然後才是皇帝,而且剛剛死了兒子,然後又聽別人說這個剛剛死掉的這個兒子不重要,做為父親,簡直就是傷心之上,再加傷心,直如雪上加霜一般
李治再也忍耐不住,再也顧不得外面的大臣和使者了,他嗷地一聲大叫,就從地毯上蹦了起來,刷地從腰間抽出寶劍,叫道:“你這個賤人,你這個惡毒之婦,怎麼可以如此說我的兒子,你是在挑撥離間,教忠兒不愛惜自己的兄弟嘛”
長孫無忌也是臉色鐵青,王皇后這個做養母的要是如此教導太子李忠,那可是要壞大事的,李忠成年後,要是殺起兄弟來,不得嘁哩喀喳啊什麼重要的不重要的,都是兄弟,都是手足,哪有不重要一說
當然,長孫無忌收拾起李家親王來,從來不手軟,可他做是他做,別人要是這麼說,這麼做,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長孫無忌怒喝道:“住口,你的父母是怎麼教你的,難道你就是這麼對待皇子的嗎”
李治雖然抽了寶劍,可卻沒有真的刺向王皇后,他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可不代表他真能下得去手
帳裡除了長孫無忌外,就是一眾趴在地上不敢動的太醫,還有一個一直在哭的武媚娘了,而長孫無忌沒有及時勸阻,那麼只剩下了武媚娘
武媚娘反應奇速,她一手抱著李素節,一手緊緊地抓住了李治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