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8部分

國本土艦隊最後一艘完好的戰艦了。

心情放鬆下來後,常薦新也逐漸冷靜了下來。他沒有為這幾個小時內獲得的勝利激動,因為在這個時候,激動對他,對第三特混艦隊都沒有任何好處。

二十三日凌晨這幾個小時的戰鬥可以說是第三特混艦隊作戰史上最精彩的幾個小時。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至少是在數量上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的時候,第三特混艦隊以幾乎零傷亡的代價獲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到天亮的時候,就至少確定擊沉了六艘戰列艦,七艘巡洋艦,以及十一艘驅逐艦。而在整個交戰過程中,第三特混艦隊沒有損失一艘戰艦,就連損傷都不值一提。

在英國戰敗投降之後,常薦新才得知,在這天晚上,第三特混艦隊擊沉的六艘英國戰列艦分別為“伊麗莎白女王”號,“巴勒姆”號,“黃金海岸”號,“鐵公爵”號,“納爾遜”號,以及“羅德尼”號。可以說,這是除了在阿伯丁維修的三艘“前衛”級戰列艦之外,英國海軍僅存的一點碩果了,另外,“厭戰”號與“勇士”號也正因為被第三特混艦隊驅逐艦發射的魚雷給擊傷,最終沒有能夠逃脫覆滅的命運,僅僅半個晚上的戰鬥,常薦新就毀滅了英國海軍最後一點希望。如果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的話,也正是這場海戰,讓英國人徹底的喪失了在北大西洋上的活動能力。從而喪失了拱衛本土的能力。最終在里約熱內盧向唐帝國妥協,簽署了投降協議。也就是,第三特混艦隊僅僅用半個晚上的時間就讓英國人徹底的絕望。並且最終退出了戰爭!

這場戰鬥也有其獨特性,與以往常薦新指揮炮戰有所不同,其戰鬥方式更像當初嚴師琦指揮第三特混艦隊對付美國海軍“Z艦隊”的那場戰鬥。

這兩場海戰有一些共同點,比如敵人的主力都是相對較弱的老式戰列艦,第三特混艦隊在速度,火力,防護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優勢。另外,戰鬥經過都有點類似,即第三特混艦隊都是首先利用速度方面的優勢斷敵退路,然後在遠距離交戰中打擊敵人,扭轉兵力對比,最終在近距離的戰鬥終徹底的擊敗敵人。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兩場戰役都是以第三特混艦隊獲勝結束。

當然,這兩場戰役也有所差異,而這主要就是由指揮官的能力所造成的。在對付“Z艦隊”的戰鬥中,嚴師琦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判斷出敵人的行動,因此最終迫使當時還在擔任第二特混艦隊參謀長的常薦新不得不用巡洋艦在北面組織一條防線,攔截北上的敵艦,結果第二特混艦隊的炮擊編隊損失極為慘重。而在這次的戰役中,常薦新從一開就做出了準確的判斷,而且每一次戰鬥調整都非常準確,從始至終都沒有給敵人多少機會。另外一點,在兩年多前的那場戰鬥中,嚴師琦為了爭功,最後導致第三特混艦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數艘戰列艦被擊沉或者遭到了重創。而在由常薦新指揮的這場戰鬥中,第三特混艦隊的損失微乎其微,幾乎可以算做完勝!

不得不承認,“英吉利海戰”是一場極為漂亮的戰列艦之間的決戰,而這肯定是對唐帝國海軍,對第三特混艦隊來說的。這場戰鬥也體現出了常薦新在指揮艦隊炮戰時的高明之處,更體現出了常薦新的指揮特點,即在戰鬥中,要儘量的以已之長擊敵之短。實際上,這正是戰術指揮的一個統一特點,不管是地面戰鬥,還是海上戰鬥都不例外。

在整個交戰過程中,第三特混艦隊就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優勢與敵人作戰,而第三特混艦隊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先進的炮瞄雷達系統,二是比敵人更厲害的火炮。這兩個優勢結合起來之後,那就是第三特混艦隊在遠戰方面比英國本土艦隊強大許多。實戰證明,即使是在十三海里,也就是大概26000碼的距離上,26式穿甲彈對“納爾遜”級戰列艦厚達15英寸的主裝甲帶都有三成左右的穿透率,而對付“伊麗莎白女王”級就更不在話下了。

從這也能看出英國人的裝甲鋼材的質量確實不怎麼樣。按理說,26式穿甲彈最多在15000碼的距離上洞穿15英寸的裝甲,而在25000碼的距離上,最多隻能打穿10英寸厚的裝甲。也就是說,英國人15英寸厚的裝甲也就最多相當於唐帝國戰艦上250毫米厚的裝甲。

雷達方面的差距更的決定性的。在12海里左右的距離上,“新省會”級的雷達可以為主炮提供準確的目標引導引數,雖然在這個距離上的命中率非常低,甚至還不到半成,但是在同等條件下,英國戰列艦上的雷達甚至很難以清楚的探測到目標,就更難以引導炮擊了。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整個交戰過程中,最初沒有遭到打擊的三艘英國戰列艦根本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