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奴時所習絕學,一式“狡免三窟”,掌切勁氣,“哧溜”一聲,紅光全無。崩散的勁氣,把四周的大樹都給攔腰截斷。
刁鵬不為所動,兩掌一舞,晃身欺上。李貴舉也不怠慢,左右掌分別在空中攬了個半圓,然後一個迸勁,直直推出。四隻掌粘在一塊。
兩個人較起了功力。
太陽從西方落下,又從東方升起。
新的一天來臨了。
李貴舉與刁鵬內功較量也進入到關鍵時刻。
刁鵬臉上掛滿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臉色由黃變青。
李貴舉的臉上也佈滿汗珠,但臉色卻異常紅潤、神采奕奕,沒露一絲敗象。
刁鵬心中有些後悔,悔不該持技比較內功。無論他如何施為,都不能把李貴舉的功力吸收過來。悔之已晚,只好咬牙硬撐了。
突地,兩道勁風分襲兩人“肩井穴”。李貴舉與習鵬均是一驚,兩人都不約而同分開一隻手去攔截。間不容髮間,又一道劍光砍向兩人另一隻手。兩人再不容多想,同時收功,斜射跳開。至此,兩人較技告一段落。
倏地,人影突現,一個老頭站在兩人中間。
“多見。”李貴舉一抱拳。
“多大人。”刁鵬一揖。
來人正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寵臣,大內總管多布林。多布林人雖瘦小,黑不溜秋,但他的威名卻遠播八方,名揚四海,黑白兩道無不敬俱三分。
多布林原本是深山老林裡的一個獵人,武功平常,更沒有任何驚人藝業。他之所以得寵,全憑一個偶然的機遇。
有一天,康熙在此圍獵,一時興致大發,跨馬勒弓,單騎進了深林。不幸得很,正碰上尋食的老虎。老虎嗅到人味,歡喜異常,一個箭步衝向康熙。康熙雖是善於射大雕的皇帝,但對眼前的危境也手足無措,一時沒了主張。
就在生命攸關時刻,多布林挺身而出,他一個飛爪猛擊老虎眼睛,抓個正著。老虎失去力道,從空中跌下來,負疼地在地上打滾。多布林飛縱而上,騎著老虎脊背,幾拳就將老虎砸個“一命嗚呼”了。
康熙龍顏大悅,當場封多布林為“膘騎大將軍”。
此後,多布林也就成了康熙的貼身保鏢。
多布林的武功後來精進至舉世無雙,罕遇對手,又是一次無意。
傳說,一天夜裡,多布林做了一個驚人的夢,在夢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親手傳授他運功法門與劍術。一覺醒來,多布林依夢中所教試練,竟揮灑自如,威力更是厲害無匹。內功亦達到道家“練虛還道”的境界。從此,多布林得了個溢號:“多半他”。
大內高手如雲,名拍好手也數不勝數,不到緊要時刻,康熙帝是不輕易放多布林出馬的。
多布林親自出山,便是要找護清教主刁鵬。
最近一個階段,江湖波瀾迭起,許多名門大派被人殺掉,良家婦女被姦淫,老百姓被攪得不安寧。州官上奏朝廷,康熙很是焦急,武林人士被殺無關緊要,但若老百姓鬧騰起來,卻不是好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他們感到人身安全沒有保障,聚眾起義,那就勢比草原燃火……
多布林領受聖命,首先到了護清教。一打聽,幫眾不知幫主下落。他心裡便揣摸開了:傳聞幾起屠殺,都系一蒙面人所幹,這蒙面人會是誰?刁鵬不在幫內,又去了哪裡?護清教雖打著保家衛民,整頓治安的幌子,但未必做些替天行道,剷除奸賊的好事。據報蒙面人武功高不可測,會不會與刁鵬有關聯?
今日見到刁鵬,謎也就不解自破了。
多布林一抱拳,衝李貴舉道:“李兄,多年未見,一向可好?”
“多謝老友惦記。多見此次親自出馬,定有天大要事了?”
多布林一指刁鵬說:“正是為他。”
李貴舉也是一臉忿然,道:“此賊心狠手辣,毫無人性。正巧你來,我就把他交給官府了。”
“謝謝。”
“告辭。”
話完人沒,李貴舉已遠去了。
待李貴舉消失,多布林氣憤地訓斥:“你辜負了皇上的厚望。看你最近都幹了些什麼,攪得民心不安;怨聲載道。”
刁鵬誠惶誠恐,趕忙請罪:“奴才一時糊塗,該死。懇望大人在聖上面前美言。”
“好說。皇上有諭,令你一切按部就班,遵計劃行事,不得再胡來。”
“是。”
“刁教主,好自為之,老夫告辭。”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