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年的都是大梁的軍士,吃著朝廷的俸祿,劉明就是其中的一員,她今年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在這個世上應該算是有壽數的人。四十歲那年,劉明本有機會離開千越村,去往大梁內地,在那裡安家落戶,可是她有了心愛的男人,家鄉也沒有什麼親人了,便選擇留了下來,繼續生活在這裡。說來奇怪,只要是選擇留下來的軍士,大梁的軍部就還會給以俸祿,並且劉明的女兒成人之後,如果要留在村裡,也會算成軍士吃大梁的俸祿,這個傳統早在劉明之前就有,在劉明之後也未曾斷絕,據說這是最早的千越守軍駐守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有的規定。
當然並不是所有徵召來的軍士都願意留下來,有很多會離開,也會有一些年輕人補進來,不管是補進來的外地人,還是土生土長的千越村的軍士,每天都會保持著訓練,畢竟是軍士嘛,既然吃了俸祿就要有點軍士的自覺性。
雖然是吃俸祿的,千越村的百姓還是要種地,保持自給自足,主要是千越村離開最近的一座縣城都有五天的山路,十分的難走,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村裡就會組織一部分軍士前往縣城集體採購一些生活必需品。要說對於鎮守的這座山口沒有好奇心,那也是不可能的,但好像有什麼禁律一般,山巒靠近千越村這邊的幾座山峰沒有什麼關係,若是在深入進去,所有進去的人都是有去無回,於是漸漸千越村的人知道,在山的那一邊是很危險的,是不能觸犯的。
這天對劉明來說只是普通的一天,村裡的精壯有一些去了縣城,大概還要過幾天才能回來,孫女劉越到了成親的時候,這次進城準備購置些成親的東西,所以女兒孫女都一起進城去了。劉明靠著一棵樹坐著,看著眼前村裡的小孩子圍著樹瘋跑,笑得聲音特別大,劉明心想上次從縣城裡傳來的訊息說是,現在都可以免費唸書了,說是最好是將這些小孩子們送出山,到省城裡去唸書。劉明不由想起年少的時光,那時候要是早點放下回到內地的堅持的話,那現在自己的曾孫女也許都能唸書了。
劉明想著覺得小孩子吵鬧的過了,便準備讓她們別的地方玩去,正抬眼準備說話,就見村口瞭望臺上的陸家的二妞站起了身子,好像在張望什麼,劉明不由覺得奇怪,準備說的話便嚥了下去,還沒等她想明白怎麼回事,就見二妞指著山口那邊大喊起來:“有人,有??????”話還沒有說完,就一個跟頭從瞭望臺上栽了下來,因為是迎著陽光,劉明清楚地看見一支古怪的短箭射中了二妞的喉嚨。
二妞的大喊,以及很快從瞭望臺上栽下來,讓村裡的人都是愣住了,但千越村裡的人不是平常的百姓,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立刻有人大喊道:“敵襲,敵襲。”
劉明抖抖索索地站了起來“敵襲”怎麼會有敵襲?她漸漸老去的腦袋一時轉不過彎了,她在這裡生活了四十多年,還從來不知道會有敵人。村子裡一片混亂,各家各戶的女人們都拿出了武器,先按照訓練時的樣子,將村門關閉,如果仔細地觀察千越村的話,會發現千越村名為村,其實是一個小型的關鎮,只不過時代久遠,很多關鎮的功能都喪失了而已,關鎮的城門還在。關上城門,現任的村長也就是這裡最高的指揮官陸英,就大喊著命人去點烽火臺,可還沒有等大家反應過來,箭支就已經像雨點一樣從村外射了進來,那每天被孩子們當做玩具的城門根本還沒有來得及抵擋一下,就被推得轟然倒塌,男人和孩子們尖叫著四散奔逃。
這樣混亂的場面,根本就不在訓練的範圍之內,陸英咬咬牙,一邊命人去點烽火臺,一邊帶著村民揮舞著軍刀殺向那些從倒塌的城門掩殺進來的敵人。劉明瞪著還不算昏花的眼睛,這都是些什麼人,穿著各種鮮豔的服飾,揮舞著彎刀,是的,是彎刀,她們的臉上畫著彩色的紋飾,頭上裹著彩巾,神情極為猙獰,她們的彎刀閃著寒光,砍殺著千越村的人不論是孩子還是男人都不放過。劉明開始發抖,轉過方向看向烽火臺的方向,烽火怎麼還沒有點起?不行,一定要通知到劉越她們,不能回來了,這是什麼人 ?'…3uww'這難道就是千越村始終都存在的緣故,這就是為什麼始終都要派人駐守的原因嗎?
劉明開始極力地驅動著老邁的腿腳往烽火臺那跑去,再快點,再快點,周圍有無數的人倒下,剛才還在圍繞著自己吵鬧的孩子,還在村裡的井邊洗著衣服的男人,還有健壯的女人,箭支在劉明的耳邊呼嘯而過,收割著生命,而劉明什麼也看不見只一心要去點燃烽火臺。不僅僅是劉明還有很多的人,都在往烽火臺的方向奔跑,健壯的女人抵擋住那些奇怪的人,很多年紀大些的女人,還有一些半大的孩子,都明白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