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0部分

經聚集到了和西西里島隔著狹窄海峽的義大利南端。

在東方,埃及蘇丹以他睿智的手段與科尼亞蘇丹達成了協議條件,他把之前在北方邊界上佔領的草原重新還給了科尼亞人,同時他從科尼亞人那裡得到了一個可以放心的撤回自己在邊界的軍隊,從而開始把薩拉森部族軍隊,向著大馬士革集結的機會。

在聖地,當羅馬皇后駕崩的訊息終於傳到考雷托爾時,不論是埃德薩最後的貴族,還是留守的救贖騎士團,都不禁為之悲痛欲絕。

這些依然期盼著瑪蒂娜能帶領他們重新奪回家園的人,似乎看到了自己最後希望的破滅,在他們的心底裡深深的知道,即便將來那位羅馬皇帝真的完成了瑪蒂娜的願望,但是那也已經不會再是他們的埃德薩。

而和這個訊息同時接到倫格給予她救贖騎士團權力的伊莎貝拉,則在為那個年輕女孩的命運略微感嘆之後,就開始為自己的事情忙了起來。

當宣佈倫格的那個命令時,伊莎貝拉遇到了她想象中的質疑,正如她猜想的那樣,騎士們為自己是不是應該向這位女王效忠感到疑惑,同時他們也為自己究竟在聖地幹些什麼,感到困惑不已。

這讓伊莎貝拉不禁對倫格給她寫來的書信暗暗感謝,當她把那些信中的內容傳達給騎士們時,雖然他們依然為之迷茫,但是卻又不禁對自己的使命感到自豪。

“你們是守衛我們在東方的兄弟的戰士,是拿著劍和盾牌的騎士,當有人充滿敵意的要殘害我們的基督兄弟時,你們將是他們的依靠。如果說上帝的神聖意識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那麼你們就會明白自己為什麼會留在聖地,那是你們的使命和尊嚴,是為你們自己獲得拯救的階梯,至於隨之而來的榮譽和財富,則是給予你們的另一個獎賞。”

在這樣的許諾中,在一個*光明媚的日子裡,救贖騎士團在祈禱者聖殿外,向“東方法蘭克人的女王”宣誓效忠。

按照騎士團的法則,從現在開始,他們將有兩個效忠的人,一個在聖地帶領他們繼續為了上帝的意志守衛耶路撒冷,另一個遠在羅馬,守衛著上帝另一座寵愛的城市。

就在這樣一個混亂紛擾春天的早晨,羅馬帝國的原財政大臣康尼努斯,回到了君士坦丁堡。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六十五章 羅馬在行動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六十五章 羅馬在行動

在已經略顯暖意的利奧廳裡。康尼努斯見到了看著窗外的景色出神的倫格。

當第一眼看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皇帝背影時,康尼努斯略顯衰老的臉上浮現起了一絲恍惚。

在羅馬帝國的大貴族當中,他可以說是最早真正向身為皇帝的倫格效忠的人。

和米蒂戈羅斯在很早就與倫格有所接觸不同,也和米利厄諾斯那種近乎投機般在關鍵時刻的投靠不同,甚至和後來被皇帝釋放出來,從而不能不依附在皇帝權力下的阿萊克修斯不同,康尼努斯是真正以貴族身份向皇帝效忠的人。

做為羅馬一位不但擁有顯赫的家世,還有著足有能讓任何君主都會加以倚重的理財手段的財政大臣,康尼努斯可以說在羅馬貴族頗有影響的巨臂。

當皇帝第一次走進他的家門之前,康尼努斯曾經猶豫,他雖然和那些頑固的,蔑視這位農兵出身皇帝的貴族們不同,但是他也沒有要向這位皇帝宣誓效忠的想法。

羅馬人對一位新皇帝總是謹小慎微,他們總是用嘲笑對待那些剛剛登基的皇帝,巴西爾一世是這樣,眼前的這位年輕的新皇帝也是如此。

但是,康尼努斯最終還是成為了倫格身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在明白了皇帝的意圖,和領略了皇帝對羅馬變革的手段後,康尼努斯開始跟隨著這個當時被人質疑是否能夠成為一位好皇帝的年輕人,開始揭開了羅馬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卻並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樣。

對皇后瑪蒂娜的陰謀,讓康尼努斯徹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或者說他被皇帝視為了需要反省的人。

他被驅逐出了君士坦丁堡,在遠離帝國權力中心的北方邊境,這位原來為羅馬掌握著巨大財富的貴族,成為了與法蘭克人談判的特使,一個可以說幾乎就被人遺忘的人。

和康尼努斯一起被剪除的那些羅馬大臣,這個時候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但是隨著瑪蒂娜的死,這位前王朝的皇族,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現在,康尼努斯終於回到了君士坦丁堡,看著親自流放了自己的皇帝,這位前任財政大臣不由心中泛起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