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只是失去了大片亞洲土地,同樣糟糕的是,在戰爭中損失的大量重灌弓騎兵甚至險些讓這種擁有強大力量的軍隊就此絕種。
而羅馬重灌弓騎兵那昂貴得令人咋舌的裝備和訓練他們所要花費的漫長時間和盡力,也讓這種雖然威力巨大,卻未免太過“貴族化”的軍隊無法變得更多。
在瑪蒂娜徹底扳倒瑞恩希安之後,倫格下達了一道頗為耐人尋味的命令,他並沒有保留那些特拉比松重騎兵,而是把他們完全打散編入了各個軍團,當有一次閒聊時候漢弗雷詢問他為什麼不利用那些顯然擁有著巨大威力的軍隊時,倫格只是微微一笑說:“我還沒有奢侈到使用那種軍隊的地步。”
也許瑞恩希安自己能夠建立起那樣一支不大不小的軍隊供他使用,但是羅馬帝國卻顯然沒有那麼巨大的財力能夠建立那樣的軍隊,而如果只是維持瑞恩希安時的那種規模,那麼這支軍隊除了不停的浪費羅馬人還不豐饒的稅金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作用了。
正是因為這個,漢弗雷知道自己不需要感到擔心,因為沒有了瑞恩希安的特拉比松,正如倫格所說,還沒有誰能“奢侈”到使用那種軍隊的地步。
不過雖然認為不會出現如同重灌弓騎兵那樣的強敵,可是漢弗雷卻能從特拉比松人那濃重的敵意上感覺到自己的出征不會順利。
果然就在剛剛登岸深入內地不久,他就接到自己之前命令臨時設定在一個村子裡的補給站受到了襲擊的訊息。
漢弗雷果斷的下令後續的步兵暫緩前進,他知道這無疑是那些叛軍給自己的一個示威,而從那些叛軍來去無蹤,而羅馬軍團從當地人那裡居然得不到任何訊息上,他意識到了自己真正要面對的,也許並不是那些叛軍,而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普通當地人。
漢弗雷立刻下令在前進道路上沿線設定防線和臨時兵營的準備,他深深的明白要在很短時間內重新令特拉比松人聽從帝國的命令顯然不太可能,瑞恩希安多年的經營讓當地人也許不會與那些叛軍一起反抗羅馬,但是他們也不會輕易就成為如同其他行省一樣能夠對抗那些叛軍的羅馬人。
這樣的局面讓漢弗雷更加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苦難,他在做出讓步兵沿線保護補給通路的同時,派出輕騎兵迅速向內地的特拉比松城推進,他清楚的意識到,只要自己能迅速進駐特拉比松的首府,那麼局面就會發生很大變化,而隨後要面對的,就只是石頭山教堂裡那些數量不多,卻可能會引起很**煩的叛軍。
“瑞恩希安真是瘋了,不知道他究竟怎麼會這麼愚蠢,”漢弗雷在跟著隊伍前進的時候心中總是感到頗為疑惑,他不明白瑞恩希安在這個時候煽動特拉比松人的叛亂究竟有什麼樣的意圖,雖然帝國內部出現叛亂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騷動,但是難道他認為只依靠那些造不成多少威脅的叛軍,就能撼動羅馬帝國嗎?
漢弗雷的這個念頭一直縈繞心頭,而讓他頗為意外的是,他的軍隊十分順利的進入了特拉比松首府特拉比松城,不過當他見到那位剛剛蒞任不久的總督之後,他才從那位總督那裡知道,瑞恩希安之所以敢於公然煽動叛亂,原因就是那座石頭山教堂顯然因為擁有著令人難以逾越的險要地形而讓叛軍有恃無恐。
而就在漢弗雷剛剛進入特拉比松城,一個使者帶來了個頗為意外的訊息,君士坦丁堡大區總督法爾哥尼帶領衛戍軍在距離他上岸的碼頭不遠的一個岸邊村莊登陸。
這讓漢弗雷在意外的同時原本的那點擔憂也消失不見,他知道瑞恩希安策劃的叛亂很快就能平息,這個時候唯一需要他考慮的,只是讓那座據說在特拉比松人心目中擁有著非凡意義的石頭山教堂,在儘量保持完整之下攻陷下來。
在海邊的一個村莊裡,剛剛上岸的法爾哥尼一邊費力的在淤泥中拉著他那匹異常高大的戰馬向岸上走,一邊在心裡琢磨著該如何按照皇后的命令收回特拉比松的行省權力,不過當他意外的聽說漢弗雷居然也已經帶兵進入特拉比松後,他立刻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哈,上帝知道我不是幹那種事情的料所以派來了那個漢弗雷,石頭上的叛軍,法爾哥尼老爺來了”
………………
對於有些人來說,一生的命運就是按部就班的度過雖然空泛乏味卻也不失平和的一生,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似乎毫無目的的將來是他們碌碌一世的目標,而對於更少的另外一些人,用近乎賭博的方式去奪取更多,也許是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似乎才是他們最為熱衷樂此不彼的。
凱斯內斯無疑就是最後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