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道羅馬艦隊返回時,元老院甚至派出了一位地位頗高的元老到軍事門前去並迎接那些羅馬計程車兵,而君士坦丁堡人則自發的走上街頭,去迎接戰勝了羅馬宿敵西西里人的英雄。
儘管萬分無奈,但是瑪蒂娜還是以帝國攝政的身份在利奧廳裡召見了那些凱旋而歸的將軍們。
對於這次對君士坦丁堡人來說近乎千古奇觀的情敵會面。很多人一直渴望著能看到一幕頗為神奇的戲劇景象,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整個會面是那麼中規中矩,唯一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隨著羅馬艦隊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據說是當初皇帝的聖地時就已經頗為依仗的親信。
看到巴布羅的到來,瑪蒂娜還是稍微感到一絲欣喜的,雖然她始終不知道為什麼倫格一直對這個出身低微的小木匠那麼看重,甚至還特意派人給他寫信要他到君士坦丁堡來,不過看看到他那略顯笨拙的鞠躬姿勢,同時聽到巴布羅熟悉的帶著結巴的問候聲時,她還是覺得頗為欣慰。
這讓瑪蒂娜感到似乎又回到了過去在考雷托爾時的熟悉情景,不過略微激動之後她就注意到,這個雖然能鼓搗一些奇怪東西,但是有時候腦子卻又不那麼靈活的巴布羅,顯然對君士坦丁堡發生的事情還一片懵懂。
而且最讓瑪蒂娜感到不快的是,這個有時候實在有些呆笨的小木匠,居然和阿賽琳以及米利厄諾斯頗為親近。
也許是正如他們所說火的,一路隨著他們的來的木匠順便為阿賽琳和羅馬人的艦隊改變了風帆的外旋角度和纜繩的絞盤,所以那些人和巴布羅變得格外親近,或者是因為據說他正鼓搗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引起了羅馬海軍統帥的極大興趣,但是不論如何,瑪蒂娜無法忍受這個倫格的親信在剛一到羅馬之後就和‘阿賽琳派’攪合在一起。
說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君士坦丁堡已經有人開始私下裡把她們兩個人身邊的人分成了不同的派系,雖然‘皇后派’明顯佔據著名義和擁有眾多的擁護者,不過‘阿賽琳派’也因為擁有眾多羅馬軍人,特別是已經日漸強大的羅馬海軍的支援而毫不示弱。
所以當看到巴布羅那近乎不知好歹的和海軍還有一些阿賽琳身邊的羅馬將軍們關係密切之後。瑪蒂娜決定派人去好好提醒一下自己丈夫的這個親信。
同時她也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儘量拉攏一下元老院,不知道為什麼,她總是隱約覺得元老院似乎是在刻意製造自己和阿賽琳,甚至還有伊莎貝拉之間一種相互牽制的局面。
至少就在不久前,元老院剛剛透過了一條決議,同意在於伊莎貝拉的書信往來中,取消信封冠名上的正式稱呼,而是以對同為羅馬王室的君主才使用的尊稱來稱呼那位耶路撒冷女王,以此來感謝她解救羅馬皇帝父母的恩德。
這一切都讓瑪蒂娜認為元老院是在故意和自己過不去!
不過讓瑪蒂娜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巴布羅似乎對於在君士坦丁堡裡休閒的過日次或者是和別人一起勾心鬥角興趣不大,在沒有幾天之後,他就焦急的向瑪蒂娜提出,按照法蘭西斯大人當初對他的吩咐,他必須儘量趕到皇帝身邊,因為如果十字軍真的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早在三月的時候就已經從德國出發,那麼很快他們就要到達羅馬邊境了。
對於巴布羅的這個要求,瑪蒂娜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對她來說,這個時候真是恨不得這個討厭的小木匠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至於那個和他一起來到君士坦丁堡,同樣每天嚷著要回到主人身邊的叫胡斯彌爾的小異教徒。瑪蒂娜也很爽快的答應了讓他隨著巴布羅一起離開去邊界上等著倫格。
而且當巴布羅還在一位瑪蒂娜不肯放他走,而費力的用他那結結巴巴的聲音向皇后解釋自己可以在邊界的防禦上為皇帝做些什麼的時候,瑪蒂娜看著他給自己擺弄的那些玩具似的模型,已經立刻下令任命巴布羅為邊界菲利波*利城的城督,至於她是如何知道這座城市名字的,那只是從倫格在進入保加利亞之前給她的信中提到的而已。
“既然這個人這麼能守城,而且在耶路撒冷他也做到了,那就讓他去守邊界吧。”在向大臣們解釋為什麼要任命這麼個年輕人為城督時,瑪蒂娜這樣說。
看著那些大臣頗以為然的接受了自己的命令,瑪蒂娜感到很高興,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自己任命一位官員,這也讓她感受到了作為羅馬皇后的權勢和威嚴,不過在她心裡,還有另外一句話沒有說出來:“最好那個巴布羅就這麼在邊界上待著,永遠別回來了。”
於是,因為皇后陛下的關懷和賞識,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