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賊之人,而且大有來頭。”
客承天以掌擊桌道:“給我細細拷問此人,定要問個水落石出。”他略一停頓道:“晚上大擺筵席,慶賀此勝。”
待諸人散去,客承天將秦淵等人卻喊了留下帶進內室,裡面便只有了客絕祖孫三代及秦淵等人。
秦淵知客承天有秘話說,遂坐定等他發言,這內室的裝飾佈局甚是講究,不似應國一般的家居,秦淵心道:有些趙國的風格。
客承天喝了口清茶道:“聽小絕說,秦小兄弟與他乃是師兄弟,可有此事?”
客絕朝秦淵聳聳肩,苦笑道:“我爺爺偏說我生長在村中,只下山過幾次,不信我曾在夢中學藝。”
秦淵撓撓頭道:“若不是大師兄你在鏡章救了我,我也不能確定到底那是一場夢呢還是真的去過了。”
客承天道:“竟有如此奇遇,你二人不在一處,卻夢中相遇,同門學藝,真是聞所未聞啊。”
客絕的父親客吟遊道:“那一夢醒來,小絕確是會了很多以前不曾聽說過的武技和其他本事,想真是那仙人顯靈了吧。”
客承天點點頭道:“也只有這般解釋了,小絕武藝提升之快,實在讓我等驚訝不已,難道上天有意興起我客家?”
客吟遊點頭道:“我客家隱居深山之中,況且難逃賊攻,可見偏安一隅絕非長久之計。”
秦淵插嘴道:“聽幾位前輩言談舉止便知,貴門定非尋常人家,想必也知這應國積弱,上無朝廷安民,下有盜賊橫行,天災人禍不斷,客家村雖安居一方,如人間仙境一般,若不能強兵壯大,徒招人妒,遲早有更加強大的賊人甚至官府前來。”
客承天眼睛發亮,未打斷秦淵的話。
秦淵接著道:“唯有自己強大到不懼任何對手,才有能力保護親朋,保住安定的生活。”
客承天與客吟遊父子倆對視一眼,客承天微嘆了口氣道:“你們可知道我客家本是何處的人家?”
秦淵頓時心裡飛轉,已然有了猜測,微笑道:“聽聞兩百多年前趙國出了位名將,名曰李寵,不知前輩聽說過沒?”
客承天用掌拍腿驚道:“此事絕兒尚且不知,你是如何知曉的?”客吟遊與客絕也紛紛驚異的看著秦淵。
秦淵笑道:“我進這內室,便覺著應是趙國的風俗,客家村正好是兩百多年前在這山中定居,而我曾與大師兄研討武藝兵法,知道他應是少習兵書,似是將門子弟,卻流落到深山做了獵戶,剛才略為思索,便想二百多年前趙國的將門流落至應國深山,定是名將李寵之後。”
客承天鼓掌道:“秦小兄弟果真聰穎過人,不愧是仙人挑選之人。”
秦淵老臉一紅,撓頭道:“其實我是七個師兄弟中天賦最差的了。”
客絕道:“小淵切莫自輕,師尊曾與我說過,說你天生樂觀善良,只是對這些名利沒有興趣罷了,你什麼都懂一些,自有可用之地。”
秦淵心中卻道:什麼都懂便是無一專精了,若是我醫術如小師弟一般,便可治好嫻兒,不至於去鏡章自投羅網,若是我武藝超群,也可獨自去搭救於她,不至於她被人侮辱…
見他神色有異,成化在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楚風也道:“又想起鄭姐姐了啊。”
秦淵抿嘴向二人搖搖頭。
客承天道:“秦小兄弟說的不錯,我等正是李寵將軍的後代,慶安四九六年重若第三次伐趙,出精兵十萬,趙國不能抵擋,丟了近十城,趙王方才啟用我祖李寵,先祖領五千精銳騎兵相抗,用頭尾奇襲之策,敗重若於如今的刑重城,救趙國於水火之中;慶安五九七年,重若又大舉伐趙,趙王本啟用李寵之孫,先祖李性抗敵,守住巢龍城達四年不失,趙王卻中重若反間之計,臨陣斬殺了先祖,導致趙國大敗,央京被圍數年,直到楚燕聯軍相助才得免滅國之災。本來趙王還欲誅殺我李族,幸多位忠臣良將相助,才讓我李族得逃生天,流落到了應國,正因是外來之人,隱姓埋名客居於此,遂改姓客。”
客絕也是頭一次聽到家族來歷,聽的頻頻點頭。
秦淵等人也恍然大悟。
這時門外有人求見,進來一個精壯秀氣的青年,客絕介紹才知便是他族兄客尋愁,甚是精明能幹。
客尋愁朝秦淵友善的點點頭,轉向客承天道:“那文士經不過小絕教我的分筋錯骨的手法,很快便招了,他是剛舍刺史的門客,此次群賊來攻打我村,乃是剛舍刺史的意思。”
客承天聞言眉頭緊鎖道:“上次我村裡的商隊被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