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盡頭是菜地和田野,整條街道不足400米,每逢農曆的“二,五,八”,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會早早的趕來街上做生意,我們當地的說法叫趕集,不知道這種集市已經延續多少輩了。我小時侯很喜歡這種集市的熱鬧了,主要有一個原因就是隻有這種時候才可能吃到父親買的一點零食。爺爺去世後被沒收的16套房子就換來了這條街上的一間鋪面,一共兩層,四間房子,再帶一個長形的後院,父親和叔叔分家後,各分了兩間,叔叔家是靠街面的,我家是靠院子的,院子裡栽了一棵橘子樹,每年的橘子成熟後兩家分橘子時都是我最高興的時候了!
就在這條古樸的街道和宅院裡度過了我的童年,貧苦而有趣的童年!
大概是我剛上初中時才搬的新家,父親最後為了給我讀書把老家也賣掉了,解決了我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新家兩層樓的紅磚瓦房,離老家也不過300米,在原來老街的正北面,一排排新的紅磚瓦房蓋起來了,形成一個“T”字形,連著原來的老街正好形成一個“工”字形,隨著房子越蓋越多,街道也越來越多,後來已經說不清楚是什麼形狀了。新街道是水泥路面的,比老街道寬了不少,兩邊都栽了很多樹,大多是梧桐樹,對夏天避暑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後來由於梧桐樹上的毛毛蟲經常被風吹落下來,掉在人們身上,惹起一身的毒,人們只能忍痛割愛,多數都被砍掉了,只留下光禿禿的數樁了。我家佔了兩間鋪面,門口是一棵樟樹和一棵梧桐樹,後面是一個20平米左右的小院子和兩間小廚房,在我們街上也不算是窮戶了,這都是父親白手起家掙來的啊!
勤勞的鄉親們透過自己的雙手逐步富裕起來,外出打工的人還有回鄉投資建廠的,建了一個波鞋廠和一個玻璃廠,解決了很多的勞動力問題,家鄉也由原來的小鄉變成後來的小鎮了!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一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第三章 出身
三
改革開放的第三年冬天,我悄悄的來到了這個可愛的世界,我正是順應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而來的。這一年是猴年,我出生的時候也正是臘月,人們正準備忙碌著過年,我的降臨也給家裡添上了幾分喜氣。
大概是因為我屬猴的緣故吧,長大後體重一直就沒有突破100斤,也可能是遺傳了父親的基因,因為父親的基因就是瘦的,我怎麼能夠胖起來呢,我的體重也不是以我的意志而轉移的啊,父親也瘦不拉嘰的,跟蘆材棒沒兩樣,所以我只能把責任往父親身上推了,那全是父親的錯啊,當然我也沒有因為這點就憎恨父親,我也常想:為什麼在這一點上沒有繼承母親的優點啊,母親還是比較胖的啊。後來母親常常安慰我:“以後結婚了就會胖起來的。”我還真相信母親的這一論斷,心想:瞧著吧,一定會實現母親的預言的。可是我左等右等,直到結婚幾年後都沒見多長一斤肉啊,真不知道母親說這句話時是按什麼邏輯來的。
父親雖然初中都沒有畢業,但是卻頗有幾分學問,這一點可以從他為我取的名字中反應出來。父親常常在親朋好友中吹噓自己對哲學是多麼的精通:“我的哲學水平在我們鎮裡絕對是第一人,在全市也排不到第二去。”真不知道父親說這話時有沒有紅過臉,當然也沒有人會信他說的這一套了。不過父親為了讓別人相信他不是在吹噓,他會繼續說道:“你們不信啊,我在勞改的7年中也沒有白活啊,老毛的<;<;相對論>;>;和<;<;實踐論>;>;我都研究了好幾遍啦。學懂了這兩本書啊,做什麼事都不會吃虧的,絕對不會的,我這輩子就沒上過什麼當。”之後還會羅列出一大堆論點論據出來,講的頭頭是道的,讓人不信那話都難。所以父親給我取名時也沒忘了和哲學掛上鉤,自然我的名字中就少不了一個哲字了!
記得我長大後有一次還為自己的名字和父親鬧過彆扭。那是我14歲那年,正處於青春期發育初期,那時<;<;新白娘子傳奇>;>;這部電視劇正在熱播,我為白娘子的美貌所折服,甚至於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改為白娘子的兒子的名字“仕林”,我把這想法戰戰兢兢地告訴父親,沒想到竟引來父親一頓臭罵,後來再也不敢提改名的事了。做兒子的公然反對父親的“哲學理論”了,事後想想也確實該罵。不過我對那電視劇的喜愛卻依然不減,每天放學都要守著看,父親為此把電視機關了,把我趕到樓上去讀書,趁父親不注意我又跑到對門的大伯家去看,父親知道後大發雷霆,衝過來,朝我臉上一巴掌打來,那一巴掌清脆的響聲在我耳邊一直迴盪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