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定能成功。
5.未來靠自己努力
前蘇聯有一個小男孩兒,原本快樂生活的他在10歲時,不幸染上了猩紅熱,引起了嚴重的併發症,持續幾天的高燒,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
小男孩兒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低沉當中,他每天都要默默地承受著孩子們的譏笑和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男孩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都必須四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工作全由母親來做。經過媽媽耐心細緻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男孩進步很快,並開始漸漸恢復了自信,擺脫殘疾的陰影。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男孩兒的母親因病去世了。突如其來的打擊,使男孩再次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
沒有了母親,今後他將如何生活,如何學習?男孩反覆得問著自己這個問題。這時,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堅強一點兒,未來就要靠你自己去努力了。”
於是,男孩重新振作起來,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中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就是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
勵志課堂: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依賴性,大人也是如此,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想到別人的幫助。可是真正能幫助自己的只有自己,只有我們自己獨立、自強、堅定、勇敢,才能戰勝一切。
6.自強
被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出身低微,從小便生活貧困,他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就被老師勒令退學了。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8歲的時候,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然而小愛迪生總是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麼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彆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可以說,愛迪生所掌握的豐富知識都是他自學的結果,當然母親的教育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愛迪生的母親並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她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愛迪生患有嚴重的失聰症,他的一生有一大半的時間是聽不見的。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用自己的努力補償了這一缺陷。
勵志課堂: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鬥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因而獲得了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最終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發明家、企業家。
。 想看書來
海納百川——氣度決定高度(1)
1.氣度非凡的宇航員
尼爾·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第一人,無人不曉,無人不知,成了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當時尼爾·阿姆斯特朗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言。
然而,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熟知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
奧德倫的聞名卻不是因為他的“登月功績”,而是因為他的氣度和包容心。
在美國航天局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中,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一個很特別的問題:“由阿姆斯壯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
在全場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很有風度地回答:“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奧德倫環顧四周笑著說:“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個人。”
同事們和記者在笑聲中,都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
勵志課堂: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愈深愈無聲。”──哈利法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