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並非漢人,原本不用照漢人禮法為父親守孝。但李東庭小時除了習武,啟蒙之後,老土司也他帶去江南,拜了當時名滿江東的大儒楊階為師。這樣環境中長大的李東庭自然也恪守禮法,等到二十歲,守滿三年父孝後,方與丁氏結成了夫妻。婚後二人琴瑟和絃,本是神仙眷侶,不想她卻在生下阿鹿後撒手人寰。
他自十七歲起匆忙執掌家族,從此內平亂安民,外斡旋朝廷,殫精竭慮,終年不得空閒,這兩年更是忙碌,幾乎沒多少時間與女兒相處,只覺得彷彿每一次自己出遠門回來,她便彷彿又變得和之前有所不同了。方才忽然想到霞姑不在,阿鹿一人留在薔薇園裡,有些放心不下,便過來看上一眼。
————
李東庭踏著月光來到薔薇園,行至阿鹿屋前時,恰一個侍女解手回來,見家主來了,急忙跑來躬身問安。
李東庭問了幾句阿鹿近況,轉身要進屋,侍女忙道:“大人,今日府裡來了位裴娘子,此刻她在伴著阿鹿睡覺。”
李東庭微微一怔,“阿鹿頑劣,你們怎能叫客人與她過夜?”
侍女慌忙道:“大人誤會了,並非奴婢們偷懶,而是阿鹿與那位娘子十分親近,那位娘子便叫奴婢們回屋,說她照顧阿鹿起夜。”
李東庭扭頭看了眼女兒屋子的方向。
“大人若要探視官姐兒,我這就去叫她起來。”
李東庭搖了搖頭,“不必了,你回屋吧,我也走了。”
……
梅錦客宿土司府裡,夜裡豈敢深眠,李東庭與侍女在屋外廊下對話,聲音雖不高,但她立時便被驚醒,下床趿著鞋來到窗前,透過窗紗看了一眼。
月光裡,一個男子站在階下正和侍女在說話。男子身量頎長,側對著這邊,所以看不大清楚臉,但聲音聽起來,卻彷彿有點耳熟,正覺奇怪,見那男子往自己這邊看了一眼,隨即轉身離去了,月光將他身影在地上投出了一道黑色暗影。
侍女送走李東庭,進屋時,梅錦開啟門,問了聲剛才的男子,知道竟是土司府的家主李東庭,這才明白他深夜現身於此的目的,應是探視女兒阿鹿,不料自己宿在阿鹿屋裡,所以他才沒有進來,不禁有些不自在起來,自責道:“方才叫我起來也無妨的,我睡的不深。是我考慮不周,令你們添了不便。”
侍女道:“我也說了,只是大人說不必驚動你。”
……
梅錦和侍女說完話,便回到屋裡,再躺回床上,便沒了睡意,替阿鹿繼續搖扇,聽她發出一兩聲的輕微呼嚕,梅錦輕輕調整了下阿鹿睡姿,呼嚕聲便止住了。
阿鹿睡夢裡咂巴了兩下嘴巴,翻了個身,朝裡繼續睡了過去。
……
薔薇園裡靜謐無聲。梅錦半睡半醒之間,忽然被一陣隱約傳來的喧嘈聲給驚醒,因為夜深人靜,所以這聲音顯得格外清晰。
梅錦吃了一驚,下意識地坐起來,撩開帳子看了眼屋裡的滴漏,見寅時初(凌晨三點多)了。
耳畔喧嘈聲並未消失,不是自己在做夢。梅錦驚疑,急忙下床來到窗前,推開紗窗探身出去張望,看見不遠處的一座院落竟然失火了,火光沖天,將周圍照得一片通紅。
☆、第二十三回
起火的房子平時用於客居,邊上沒有連間,前門之外有一個觀景水池,且火情發現的及時,故並未造成火勢蔓延,很快被控制住,漸漸地熄了下去。
火點與薔薇園相距並不是很遠,救火發出的嘈雜聲不斷傳來,也驚醒了睡在隔壁耳房裡的侍女,梅錦出來後沒一會兒,兩個侍女也跑出來,發現火情,驚惶不已,站在院落臺階上翹首觀望著,見火情終於被壓住,齊齊鬆了口氣。
小孩子夜裡睡覺十分深沉,嘈雜聲並沒將阿鹿驚醒。梅錦見火很快被撲滅,也就不打算喚醒阿鹿了,轉身回到屋裡。片刻後兩個侍女也回了屋,整個園子漸漸地重新恢復了寧靜。
——————
起火的房子是土司府備作客居的其中一座。院中游廊立柱,建築氣派,但此刻卻成了狼藉一片。
起火點源於中間的一間屋子,火已經撲滅了,門窗被燒黑,有的地方還在往外冒著煙,地上到處是水漬,僕人在管事指揮下,還在不斷運水潑上去,以免火點復燃。
後頭一間闊大的穿堂外,至少把守了幾十個府兵,裡面此刻燈火通明。太監尚福被放在榻上,頭髮、眉毛都有燒焦的痕跡,臉上和手背上也起了被火燎過的水泡。衣服已被脫去,身上只在重要部位蓋了條